五粮春 华豫之门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历史年代表 那可是藏友们必备的基础知识 在诸多朝代中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其历史文化价值 尤为重要 夏朝有中国最早的“紫禁城” 最早的青铜铸造作坊 更有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 最正统的根源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 但是 夏朝距离今天那可是 很久……很久……以前了≈3800年 那么 如何才能近距离感受夏王朝的魅力呢? 答案就是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10月19日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 10月20日 博物馆将正式对观众免费开放 在得知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后 《华豫之门》的专家代表也第一时间发声 陈建明 杂项 河南卫视《华豫之门》专家团成员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巍峨的王宫建筑;有主次干道的城市管网;精美的绿松石饰品。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它的厚重再次得到印证。 朱克城 紫砂、杂项 河南卫视《华豫之门》市场团专家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出文物众多,包罗万象,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夏朝的文明,也感受到了夏朝的文化之光。我们一定要有文化自信,要做到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家国情怀。 高明利 瓷器、杂项 河南卫视《华豫之门》专家团成员 崔 凯 瓷器 河南卫视《华豫之门》专家团成员 张爱民 玉器 河南卫视《华豫之门》专家团成员 苏振高 青铜 河南卫视《华豫之门》专家团成员 赵 光 钱币、青铜、杂项 河南卫视《华豫之门》市场团专家 1959年夏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 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 发现了二里头遗址 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 ![]() ▲徐旭生(1888~1976)▲ 今年是二里头遗址发现60年 二里头遗址是中华文明 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的转折点 更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 中国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存 半个多世纪以来 二里头遗址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之最” 把中华文明史不断向前推进 ![]() ▲200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工作现场▲ ——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器物色彩绚丽、纹饰精美,得益于技术先进的官营手工业作坊。考古人员在宫城遗址南部发现了近2万平方米的青铜铸造作坊,陶窑、坩埚、铜矿石、木炭、陶范等一应俱全。 ——中国最早的青铜铸造作坊 一件长64.5厘米的绿松石龙形器,是二里头文化的杰出代表。这条龙由2000余片绿松石组成,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其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堪称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由洛阳市政府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共建、共管 ![]()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部▲
展厅主题分别为 第一王朝 赫赫夏都·国之大事 赫赫夏都·建中立极 赫赫夏都·厥土生民·巍巍华夏 世纪探索 博物馆共展出文物2000多件 以二里头遗址出土文物为主 不少珍贵文物都是首次亮相 ![]() ▲新密新砦遗址出土的“陶乌龟”进入博物馆▲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建筑总体设计以二里头台地为意象 建筑天际线中央高起并逐渐融合于大地 象征威仪四方的华夏最早王朝气象 外观设计以“华夏之源最早中国”为基本理念 包含了“钥匙”、“盘龙”、“铜爵”、“玉璋”等 ![]()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从空中看 博物馆的屋顶平面 暗含了一把“钥匙”形象 象征着二里头文明 是打开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 博物馆整体形象 就像一条盘旋的龙 表现了二里头 在早期中国研究中的独特地位 ![]()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部▲ ![]()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二里头文化以其高度辉煌的王朝气象 高度发达的控制网络和统治文明 成为距今3800年-3500年前后 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广域王权国家 而对考古工作者而言 一切只是开始 二里头遗址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几代人用了近60年 才发掘了1%多一点 所以这本无字的书才刚刚翻开…… 高铁前往: 洛阳龙门站——21路公交车——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客车前往: 偃师汽车站——11路公交车——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自驾前往: 导航搜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前往 一、取票方式: 1、 游客持二代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军官证、士兵证、护照、学生证、工作证等,到博物馆门口自动取票机取票或人工服务窗口领票即可参观。 2、 团队参观,须有带队人员有效证件或持单位介绍信领取团体票,并于票面标注具体参观人数。 二、开放时间: 除周一闭馆外,全年(包含法定节假日)免费对社会开放。 每周二至周日 9:00-17: 00,开放期间每天16: 30停止入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