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矛盾论》: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天地合1 2019-10-20

毛主席《矛盾论》,经典哲学著作,阐述唯物辩证法,写作初心是纠正党内教条主义,帮助同志掌握正确的方法论。通俗地讲,就是教大家如何客观认识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正确解决问题。

这篇,我们来解读“矛盾的特殊性”,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三大点:矛盾特殊性原理、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关系。

《矛盾论》: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一、矛盾特殊性原理

毛主席认为“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简单地理解,就是矛盾都带有特殊性。

为什么矛盾都带有特殊性呢?凭什么说矛盾都有特殊性?其原理与根据是什么?毛主席是这样解释的:

“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

事物运动之所以会存在特殊性,是因为事物内部本身包含特殊的矛盾。为了解释这个概念,毛主席例举了机械、化学、物理、生物、社会五种不同形式的运动加以说明。我们也来例举说明,自行车、电动车、小轿车、火车、动车等交通工具,同样是提供交通出行服务,但是体验感完全不同,因为矛盾存在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这几种交通工具体积不同、结构不同、运动原理不同、制造材质不同。

“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

毛主席认为,要辨别事物,要科学区分事物,就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例如,路上有两只牛,需要区分公母,看外形就一目了然,因为矛盾的特殊性很明显;要区分两个黑芝麻,估计就需要扩大镜仔细观察了,因为矛盾的特殊性不是很明显。要分辨两滴血液,就需要借助高倍显微镜了,因为矛盾的特殊性非常不明显。

《矛盾论》就是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看表象,要看到事物的本质,要看到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的就是外行人没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而内行人看到矛盾的特殊性。世界有很多事物,表面上看上去都是一样,其实它们都不一样,事物存在区别,要懂得辨别。

《矛盾论》: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矛盾不同解决方法

关于矛盾的特殊性,毛主席总结了4种表现方式: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

毛主席认为,研究上述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矛盾论》: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这段话很好理解,告诉我们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做事情不能生搬硬套。毛主席为了解释这个观点,举了多个例子加以说明,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所解决的矛盾及其所用以解决矛盾的方法是根本上不相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中国的革命事业,一定要用中国的方法去解决,过去生搬硬套俄国的革命经验,红军在军事上吃了大亏,完全行不通。

“一个大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的矛盾。”“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

毛主席告诉我们,矛盾特殊性具有多种特点,所以就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

《矛盾论》: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例如,精准扶贫工作,“精准”二字含金量很高,就是要求广大干部在开展扶贫工作时,要注意矛盾的特殊性,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水牛三把杆、黄牛杆三把。有的人因重大疾病而贫困,有的人因没有技能而贫困,有的人家庭变故而贫困,有的人因好吃懒做而贫困,有的人因赌博吸毒而贫困。只有找到具体贫困的原因,根据真实情况给以相关扶助,才能精准脱贫。关于扶贫否能做到“精准”,关键看基层干部的执行力。

又如,精准营销,这是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营销界提得最多的概念。其实,精准营销背后的逻辑,还是要把握好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弄清楚哪些客户才是有效的目标客户,目标客户具有什么样的消费习惯,进而制定相对应的具体营销方案,实现有效营销与市场扩容。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毛主席写了一个传世良方: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去看问题。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所谓表面性,就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答复问题、解决纠纷、处理工作、指挥战争)。

为了阐述这个问题,毛主席旁征博引,例举了多个典故加以说明。比如:孙子兵法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是告诉大家看问题要全面,看到敌我双方情况。唐朝名臣魏徵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告诉大家片面性是不对的。

当今,互联网上主观、片面、表面看问题的人泛滥成灾。最典型例子就是,谈到新中国伟大成就,张口闭口就是“改革开放40年”,完全忽略了前30年打下的雄厚基础(安定国防、开放外交、廉洁干部、工业链、教育、农业等基础)。饿了一直在吃饼,吃到第9个吃饱了,就一直夸第9个饼有多好。如此看问题,就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这样结果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矛盾论》: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三、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互关系

在“矛盾的特殊性”章节最后,毛主席谈到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两者具体有啥关系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毛主席认为,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为了解释这个观点,例举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我们拿全球经济来举例,经济疲软对于各国政府而言,属于矛盾的普遍性;全球经济疲软,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对于委内瑞拉政府来说就是矛盾的特殊性。上世纪80年代,日本城市房价过高,对于日本政府而言属于矛盾的普遍性,而高房价导致经济持续衰退现象,就属于日本经济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论》: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由于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联结的,由于每一个事物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这句话容易理解,每件事物内部矛盾具有双重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也就是说,了解一件事物,既要看到普遍性,也要看到特殊性;既要看到共性,也要看到其个性。并且这两种东西是有关联的,不是孤立的存在。

我们来举例说明:全国各城市房价都虚高,属于矛盾的普遍性;但是每个城市房价过高的原因不同,高房价矛盾存在特殊性。大龄剩女矛盾问题,没有结婚对象是大龄剩女矛盾的普遍性,条件要求太高或感情受伤不想嫁人,就属于大龄剩女矛盾的特殊性。

文章最后,毛主席总结性地讲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个性,所谓“个性”,就是因为他性格或行为存在特殊性。杀马特发型比较有个性,是相对于普通大众正常乌黑发型而言的;如果满大街行人,都是杀马特发型,那么就不存在什么个性。女生穿高跟鞋、裙子上街,属于正常行为,也就是社会共性;如果男生穿高跟鞋、裙子上街,就显得非常特别,属于社会个性。

毛主席强调,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是相对存在的,这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辩证法的重要内涵。

《矛盾论》: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矛盾的特殊性”这章,个人认为需要明白三点:一是了解事物矛盾特殊性原理;二是不同质的矛盾需要不同方法去解决,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三是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相对存在的,这个是辩证法。

《矛盾论》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讲述的原理,不止是从理论上揭示革命战争规律,同样可以解释当今国际国内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与现象,可以解释宇宙万事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