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最擅长啥”?“擅长放弃”!如何培养孩子毅力,我们知之甚少

 乘风而来plus 2019-10-20

要说孩子、以及我们多数成年人最擅长什么?我们大可以自嘲一句:

最擅长放弃!

比如个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而且还是孩子一开始自己喜欢,求着爸妈给报的,结果也坚持不了多久就不愿意继续了。

比如我们大人花了“巨款”报了健身房,但始终没去几次,金钱付之东流,唯有肥肉不离不弃。

为什么人这么“擅长”半途而废?

为什么我下了决心,却老是难以坚持呢?

你可能会总结说:因为咱缺乏毅力。

没错,坚毅确实是非常优异的品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有毅力的人。

可是,相比我们的美好愿望,现实还是有点骨感的。

一位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安吉拉.李.杜克沃斯 专门研究了“坚毅”这个品质,她震惊地发现:

我们对毅力知之甚少!培养毅力的方法,以及对毅力的科学理解,是非常贫乏的。

什么是毅力?

心理学上的毅力被定义为“一种积极的,非认知的特征,其基于个人对特定长期目标或最终状态的热情,以及实现其目标的强大动力。”

杜克沃斯做过几年教师的工作,她发现智力的高低并不是好学生和差学生之间唯一的区别。一些成绩很好的学生IQ分数并不高,而一些非常聪明的孩子,成绩反而不那么尽如人意。

那么,什么才是孩子具备高效的学习能力的关键呢?

杜克沃斯发现:

“对于孩子们来说,尽全力,比智力、技能甚至成绩更重要。”

智商相对来说是固定的,但毅力却是每个人都能发展的技能。

有些孩子仿佛自然比其他孩子更有毅力,这是为什么呢?

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的毅力呢?

该做些什么才能教授给孩子们真正的职业道德?

该怎样调动孩子长期的积极性呢?

老实说,并没有一蹴而就的、特别灵验的“诀窍”。

但我们确实可以做很多事情、从各个方面来帮助孩子培养出坚毅的品质。

具体来说,有下面这些维度:

一、建立“成长型思维”?

目前为止,能够确定的,在孩子身上培养坚韧品质最有效的方法 叫“成长型思维模式。”

什么叫“成长型思维”?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怀克提出过一个观点, 他相信人的学习能力是可变的, 它随着你的努力程度而变化。

也就是说,人的天赋只是起点,人的才智通过锻炼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把每一次挫折失败,都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机会,不断改善,从而不断进步。

所有相信才能可以被培养的人,都具有成长型思维。

而相比之下,有“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却相信他们的智力和才能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遇到挫折失败,归咎于自己不具有这方面天赋,所以会不惜一切代价去避免尝试新的挑战。

于是,如果可以选择,他们一定会选更轻松更有把握的任务,久而久之,就会躲在舒适区里不愿意走出去。

由此可见,建立“成长型思维”大有裨益。

可是,这样的思维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孩子的成长心态是通过我们成年人为孩子营造的语言和行为环境来塑造的。

也就是说,为了鼓励孩子的成长心态,我们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发送给孩子的信息。

比如,夸赞孩子的时候,如果经常表扬孩子“聪明”,那么当这些孩子遇到更困难的问题时,比较容易放弃。

因为聪明看上去是天生的,如果自己过去的成就,都是因为自己“聪明”,那么自己必须维持“聪明”的人设,不能丢掉聪明的帽子。当然,更加不能在人前显得自己失败,那些有挑战的任务自然不愿意接受了。

但如果我们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孩子也自然很少担心自己看上去是否聪明,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二、让孩子找到激情

很多年幼的孩子并没有激情。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开始追求自己的兴趣,这会很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毅力。

比如,一个小男孩觉得玩泥巴很有意思,他能忘记零食、忘记动画片,持之以恒地玩一两个小时的泥巴,完全不像平时做事情“三分钟热度”的样子。

但如果爸爸妈妈并没有尊重孩子的兴趣,而是时刻“帮”孩子选择要做的事情和活动,那孩子很可能感受不到和爸妈之间的亲密连接,也不会为了获得成功而努力工作。

因此,从长远来看,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激情是必要的。

三、让孩子尝试“舒适区”之外的活动

我们很容易有这样的想法:

如果我不擅长某个领域,或缺乏某个技能,那是因为我没那个天赋。

这种信念会导致的问题是:

如果我不能立即成功,我就会快速放弃。

要是这样,还谈何毅力?

认为自己“天赋不足”,这明显不是“成长型思维”。

所以,爸爸妈妈应该鼓励孩子尝试并继续进行一些可能具备挑战性的活动,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有难度的事情,让孩子有个机会来证明自己可以战胜困难,让孩子真正体验一次:坚持一下确实可以做到。

让孩子在体会到“这项任务不容易”的时候,也让孩子知道学习新技能需要时间,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情绪、控制想放弃的冲动,一点点接近成功。

但要注意的是,这个“有难度的挑战性活动”,需要好好把握一下难度的适中性。

因为难度要是太低了,孩子做起来完全没兴趣,自然不会有动力;而要是难度太高了,会让孩子非常焦虑,更没动力,而是直接放弃了。

因此,难度落在挑战区中的任务,才是特别适合孩子的。

这也是维果茨基提出的著名的“最近发展区”概念。

最近发展区:

孩子现在已经拥有的能力,和孩子几乎能够、却又不足以独立完成,需要通过成人或者更有经验的同伴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四、让孩子体验“沮丧”

从我们内心来说,父母都不愿意看到孩子的难过、悲伤、沮丧。一旦看到孩子在困难中挣扎,就恨不能赶紧跳出来“拯救”孩子。

但事实是,冒险、挣扎确实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方式。适当地经历一些成长过程中自然出现的悲伤和沮丧,正是孩子发展出“顺应力”的机会。

顺应力强的孩子,即便身处逆境,也能降低或消除对艰难环境的反应,能够更能快地克服困难,并快速恢复过来。

如果孩子从未有过在困难中走出来并获得成功的经历,他们可能永远不会对自己应对挑战的能力充满信心。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经历了糟糕的一段时间而轻言放弃。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

我有一次,看见一位妈妈带3岁的宝宝来早教中心上课。

因为宝宝3岁了,可以开始尝试离开妈妈独立上课了,这是宝宝第一次单独进教室,而妈妈在教室外面等着。

宝宝很不习惯,进教室没多久就大哭起来,教室里的老师赶紧把宝宝抱在怀里安慰她。

教室外的妈妈听见哭声,非常担心,很想进去把宝宝接出来,暂时不上这节课了。

但教室外有老师赶紧劝妈妈再等等,相信教室里的宝宝和老师,再给宝宝一点时间适应。

结果是,教室里的一位老师一直把宝宝抱在怀里安慰了半个多小时,妈妈也在外面揪心了半个多小时,渐渐的,宝宝不哭了,还慢慢融入了教室里的活动。

课程结束后,教室里的老师出来跟妈妈说:

“我知道您肯定很担心宝宝,我在教室里坚持,也非常感谢您在教室外坚持。我之所以没因为宝宝一哭,就让她回到妈妈怀里,是因为我希望宝宝以后想起这段经历,印象中的自己是‘我可以’、‘我做到了’;而不是‘我不行’、‘我没有做到’。

很幸运,今天我们一起努力,给孩子留下的是一段段充满自信的经历。”

这位妈妈听着听着,眼圈都红了。

孩子们需要克服不适感,这是学习新事物的自然过程,如果尽早放弃,那么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努力之后会带来怎样伟大的事情。

那么,是否不论怎么样,都要让孩子继续所有的活动?

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或避免为了错误的选择浪费太多时间,一种折中的办法是,在一个阶段结束之前,尽量要求完成。但一个阶段结束后,如果孩子选择不再继续,可以视情况而允许。

最重要并不是结果,而是经历和克服这样的不适感。

五、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完美

成长型思维注重过程远远大于追求完美。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做什么样的努力以及调整才能“达成目标”,而不是做到完美。

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难免犯错,但任何错误都是通往精熟之路的一部分。不要因为害怕犯错而停下脚步。

而现实中恰恰有很多孩子因为害怕犯错,害怕不完美而直接放弃。这也和爸爸妈妈对待错误的态度息息相关。

如果爸爸妈妈谈论错误的时候,也是怀着积极的态度,那么孩子才能自然地将错误视为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经常和孩子谈论自己的失败,这有助于让孩子理解“失败是可以的”。也可以和家人坦诚地说出“自己难以接受的事情”。公开分享自己心里的沮丧、挣扎,以及后来摆脱困境的方法。

孩子学习“坚韧”最好的办法,其实是望向父母。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很多事情,比如你想要他们做什么,你希望他们怎么做。

但真正对孩子起作用的教训是:“爸妈自己是怎么做的”。

我们自己面对某些挑战的时候,也会望而生畏,也会挣扎,也会失败,也会彷徨痛苦,然后最终反弹,尽力完成目标。

这个过程相当于给孩子建力了一个模型,向孩子真实地展示了“失败其实不可畏惧”。

我们无法控制孩子的行为,却可以通过自然的互动过程来指导孩子的行为。

我们要鼓励孩子“坚毅”,但在此之前,我们自己要首先实践“坚毅”。

我们自己要体验坚持之后的成功,同时要学会面对失败和错误,要从这些失败中汲取经验重新再来。

我们只有自己变得更有毅力 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有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