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格物”

 时宝官 2019-10-20

何为“格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历史上的观点:

东汉

【郑玄】: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唐朝

【孔颖达】: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

【李翱】:万物所来感受,内心明知昭然不惑。

北宋

【司马光】: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程颢】: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格、至也。

南宋

【朱熹】: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格,至也。物,犹事也。

【陆九渊】:修持心性不为物牵,回复天理之知。

明朝

【王阳明】: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

【王艮】:规范反省自身行为,了知德行根本。

【瞿汝稷】:格物也者,至于所应止之所也。”

【蕅益智旭】: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

【憨山德清】:感通外境万物,致以化为自心真知。

清朝

【颜元 】:亲自实践验证,致使知性通达事理。“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以来,似皆未稳。元谓当如史书‘手格猛兽’之格,‘於格杀之’之格,即孔门六艺之教是也。”“周公 以六艺教人,正就人伦日用为教,故曰‘修道谓教’。盖三物之六德 ,其发见为六行,而实事为六艺,孔门‘学而时习之’即此也;所谓‘格物’也。”

【印光】: 格物致知确解,解曰,格除幻妄私欲物,致显中庸秉彝知。此物,即心中不合天理人情之私欲。

格物释义:

“格”:格子,有隔离 革

除 规范 格挡 等含义。

“物”:万事万物

格物:认真研究人生遭遇的物与事,认真对待,履行职责,不依附也不厌离(就像格子跟放在里面的物品一样)。人有明德(本身光明的德性),要做事务的主人,不可被事务所牵引迷惑。从而达至真正的知识(致知,止于至善)。

另:如日月不住空 莲叶不沾水。

以下来自《博伽梵歌》 亦解格物

何为“格物”

有义务履行赋定的职责,但没有权利享有活动的成果。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活动成果的原因,也不可不去履行责任。

阿诸纳呀!平静地履行你的职责,抛开对成败的一切执著。这样的心意平和,称为瑜伽。

在物质世界里,谁不受所得好与坏的影响,既不崇仰也不鄙夷,谁就坚定地处于完美的知识之中。

履行赋定给你的职责吧!因为活动比不活动更好;不工作,人甚至连物质躯体都维持不了。

自我觉悟者履行赋定责任时,并无所求。他也不会因任何理由而不履行职责,亦无需依赖任何其他生物。

无知的人履行责任时依附结果;有学识的人同样履行责任,却并不依附,为的是引导普罗大众走向正途。

履行自己的赋定职责,即使有差错,也远比完美地履行别人的职责为佳。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即使遭灾祸临头,也强过履行他人的职责。因为,跟着别人的路走,是很危险的。

因此,不要执著于活动的结果,人只应将活动作为要履行的责任,活动而无所依附,便能臻达至尊(至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