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医院药师,中医药爱好者,热爱科普写作和传播中医药文化,擅长从古典诗歌中采撷本草,运用优雅、精美的辞藻记录本草的生命历程,使每一株本草都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她用文字记录生活,用心体味人生,通过实践正在为中医药传承贡献力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在读中医专业研究生,她热爱中医药文化, 用心感悟每一株本草 ,用文字书写生命的故事,用编辑描绘如诗如画的本草世界。从神农本草精英会编审团队初建时加入,一直悉心为公众号做文案编辑,同时通过团队提供的平台,不断向前辈学习中医药知识,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寒热温凉,是本草的本质,酸苦甘辛咸,是本草的性格。每一株草药的生长都遵循自己的生命轨迹,在经历中蜕变,如人一般,药性各偏,每一株本草都是独特的,构建了丰富的药理世界,而每一株本草的生长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扶正驱邪,治愈众生。医者仁心,我们用心去解读本草,感悟生命的与众不同,用好本草既可治病又可医心。让我们开启寻药之旅,与每一株本草来场生命之间的交谈。 诗经 诗经里走出的本草 木 瓜 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 凡读过中国古代典籍的人,几乎无人不知《诗经》,有人说“《诗经》是中国最美的文字”,那飘逸洒脱的辞藻里讲述着亘古不变的爱情,儿时读《诗经》依稀记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想象着那样一幅画面觉得特别美好,那是先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后来遇到日本学者细井徇手绘——《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看到其中令人赏心悦目的图和解,不禁暗暗感叹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诗经》不仅文字美,其中的每一种草木,都自成其动人的美 。 在《诗经》优美的诗行里所描绘的植物自有一种光华,不仅闪耀了先人们生活的那个时代,也照耀着我们生活的年代。
每每读到这段诗歌眼前便会出现一幅青年男女互赠信物两情相悦的画面,幸福的感情和欢乐的气氛溢于言表,质朴自然的语言里装载着满满的生活气息,而令我魂牵梦绕的美丽活泼少女所摘的木瓜,仿佛枝枝蔓蔓地长进了心里。 在我初次见到木瓜时便被它那猩红色的花朵所吸引,那份明亮的色彩特别耀眼,起初并不晓得它就是令我念念不忘的木瓜,只觉得像极了细井徇所描绘的木瓜。后来偶然的机会在一山脚下见到了另外一株木瓜,却是淡粉色的花朵,高高的树木,枝无刺,与我之前所见猩红色花朵的带刺灌木木瓜截然不同。等查阅资料后,内心甚是欢喜,不仅仅是因为见到了《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中所描绘木瓜的真容,更是源于找到了心中所惑之答案。 木瓜——皱皮木瓜(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Nakai ![]() ![]() ![]() 皱皮木瓜基原植物为蔷薇科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Nakai,皱皮木瓜像一个个臃肿的小瓜,但看上去并不皱,所谓“皱皮”,是指其晒干之后表面皱缩,新鲜时并无此特点。 光皮木瓜基原植物为蔷薇科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Koehne, 果实晒干后,果皮仍光滑不皱缩,故称“光皮木瓜”。 皱皮木瓜是中药木瓜的主流品种,以产于安徽宣城的“宣木瓜”质量较好而著称。是一味传统中药,主要功效为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在《尔雅》中已有记载,称为“楙”,因外形如瓜而木质,故以为名。果形近梨,茎可为杖,主治筋脉拘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又叫铁脚梨。《名医别录》以“木瓜实”为名,列入中品,《本草纲目》列入山果类。2015版《中国药典》中药材木瓜只收录了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皱皮木瓜)为正宗基原植物。 ![]() ![]() ![]() ![]() ![]() ![]() ![]() 《本草图经》附有“蜀州木瓜”图,两枚果实长在同一个节上,果实为长椭圆形,果顶有突起。 ![]() 明李时珍认为:“木瓜其叶光而厚,其实如小瓜而有鼻,……鼻乃花脱处,非脐蒂也。”李时珍把可见到还没有脱落的直立萼片描述为“鼻”形象而生动,正确描述了木瓜果顶在花柱脱落处突起如乳的特征,进一步完善了《本草图经》关于“重蒂如乳”的说法,此处描述与现时药用皱皮木瓜一致,《花镜》亦赞同李时珍看法,认为“有鼻者为木瓜”。 ❖ 光皮木瓜 ❖皱皮木瓜
❖番木瓜
![]() 黄世华在安徽省宣城县木瓜产区调查中发现,当地皱皮木瓜就果实而言,有三个类型:罗汉脐型、圆木瓜、香木瓜,其中罗汉脐型的果顶突出,质好,与本草“有鼻者为木瓜”不谋而合。谢宗万在《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木瓜篇中亦认为现时药用的皱皮木瓜中的罗汉脐型木瓜质量最佳。说明宣木瓜为木瓜道地药材,果顶有凸起者即罗汉脐型木瓜为木瓜中之佳品。 综上所述,历代本草中药用木瓜原植物为灌木,先开花后展叶,花色深红,果实如小瓜,花柱脱落处突起如乳。与现今药用皱皮木瓜中的罗汉脐型木瓜相一致,古今均认为此是木瓜中之佳品。 ![]() 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中收载了“木瓜”与“贴梗海棠”两种木瓜属植物,其中木瓜图其干甚粗,其果甚大,果顶无凸起且下陷,与本草描述不符,果柄较长与现今皱皮木瓜植物形态亦不符,但与古本草的榠楂相似。而另图贴梗海棠图为灌木,花簇生,其瓜入药用,才是传统药用正品木瓜。 《植物名实图考》影响较大,至此后,中药木瓜开始采用贴梗海棠一名。近代亦有不少文献以此为据将榠楂为木瓜,将正品木瓜叫贴梗海棠。结合用药实际,现时普遍认为光皮木瓜与木瓜其功效有异,部分地区混作木瓜用,道地药材宣木瓜为木瓜中之上品。 ![]() 植物名实图考 木瓜与贴梗海棠 ![]() ![]() ![]() 《诗经》中美丽的植物——木瓜,仿佛每个悬挂的青绿的果子里都藏着一段故事,从古说到今。虽然味酸涩没有番木瓜的甜美,入口木质也远不及番木瓜的软糯,却是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要药,有着数千年用药史。 小小的木瓜藏着那么多秘密,它的秘密藏在《诗经》的故事里,藏在它的青色果子里,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感谢张继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周重建、段吉平老师提供的木瓜植物、药材、饮片图片。 审核:吴 镝 统筹:吴 镝 神农本草精英会 |
|
来自: jiezhukuaile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