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干姜,可能很多人即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天在厨房里都看到用到姜,陌生的是生姜是如何制成干姜的?干姜又有哪些作用呢? 现在干姜的制法跟古时候不一样,不但是干姜,很多中药的炮制方法都失传了,像干姜这种不失传的就在制法流程上省略,还好,其药效不会受多大影响。古时候对干姜的制法:首先得选上好的老姜,用清水淹泡三天,去皮,再放流水中浸泡六天,再一次去皮,最后晒干,方成干姜。 初触干姜,是在学习《四逆汤》的时候,文中讲干姜,味辛,性温热,入心、脾、肺经,能文中散寒,助阳通脉。附子与干姜现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二温后天以养先天。两者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所以温阳之力大增,是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 那干姜与生姜有什么区别呢?干姜干姜,首先水分就比生姜少很多了,水分少即气味散发较慢,辛散的速度肯定比生姜要差,但干的东西,燃烧的火焰要大,所以燥湿温阳的力度更大,所以才有“干姜守而不走,生姜走而不守”之说。故发汗解表用生姜,温阳散寒有干姜。 对于干姜的运用,有几次我印象较深,一次是我一同学家的小孩放学回来就上吐下泻的,二小时内吐三次,泻了二次。吃了一点饭吐了,喂了点保济丸吐了,喝了半碗葡萄糖水吐了,按她的话说是吃什么就吐什么,整个人看起来比较无神。发微信给我,看了她的舌象是一派寒湿水腻象,问她家里有什么备药没,说有保济丸和干姜,但保济丸吃了吐,所以告知她用干姜放水果机打粉,用一勺干姜粉温开水调服。到11点多快睡觉时,同学回复微信说:小孩刚喝下去的时候就感觉到很舒服,肚子里暖暖的,不吐不泻了。第二天再问她时也反馈正常了。想不到干姜有竟有如此的效果,一剂而止上吐下泻,所以分享出来,予以借用!如果对于腹泻几天的婴幼儿可以用干姜粉和淀粉一起炒黑调糊,效果也很好! 此时的干姜是补脾阳,泻脾中寒湿之邪,调阴阳而定吐之功效。 前阵子,夏秋季节交换的时候,好多人都感冒了,尤其是小孩子,我自己也是着凉了,因为广东的天气虽然寒露已过,但天气还是比较闷热,空调还是得开,办公室的空调同事开得低,我一不注意就着凉受寒了,开始打喷嚏流鼻水。在单位厨房找了生姜与葱白就冲开水喝后后背微微出汗,那天下午还进行了体能训练,也是出了一身汗,到晚上就明显的不打喷嚏不流清鼻涕了。第二天起床后就感觉咽喉里有点发痒,一痒就要咳,那天中午就出去药店想买山药粉回来冲水喝的,但考虑到怕不是正宗的铁棍山药,就临时买了干姜粉,回来和晚上共喝了两次后,第三天起床咽不痒不咳了。此次的干姜应是下冲逆而止咳嗽,温肺而化饮。当然了,用干姜来治咳嗽还是得要辨好证,属于寒饮上逆者才能用。 还有常听有些女性朋友说肚子发凉,而其他地方不会凉,这样的可以用干姜粉冲水服之! 对于宫寒的女性效果也不错哦!我科室的小年轻痛经发作,我曾用干姜粉冲水给喝过。 有网友说干姜煮水用来心荥眼睛还可以调理白内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