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大名鼎鼎,“龙井问茶”位居西湖新十景之中。
我七十年代曾独自一人从九溪一直走到龙井,还有些印象,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有云纹浮雕的一圈低矮的石井栏。从那次以后再也没有来过。这次来游龙井分了两次,第一次中途因家里有事要办只游了一半,第二天又来了一次把后面的游完了。从产茶区来看龙井的面积很大,但景区主要集中在龙井寺附近,中间有龙井路将景区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部以龙井泉所在的龙井茶室为主,在山坡上相对集中。东部以龙井八景为主,在山坡下比较分散。
第一次我主要游览了东部,还是偶然得之。第一次是去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由于闭馆没有参观成。纪念馆在南天竺离龙井寺差一站地,我决定顺公路走过去。我向一位清洁工打听路,她说沿公路向上走即可到,另外走坡下的石板路也可到,我选择了第二个方案想顺便看看景。在下坡的路口有一指示牌,上写“龙井八景”。以前我对此毫无概念,也算是歪打正着。原来乾隆下江南曾四次来过龙井,为八个地方命了名赋了诗,四次,四八三十二首诗。这八景分别是: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风篁岭、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我顺着石板路慢慢前行。对这里总的印象是有些荒野,以茶田和树丛为主,少许亭院建筑点缀其间,一条溪水蜿蜒相伴而行。我一边欣赏一边拍照。一路很少遇到人,又是一幽静之处。从“人地相宜”亭开始,一路经过“振鹭”亭、“草堂”、“龙泓涧”、“神仙棲处”亭、“荪壁山房”“龙井别院”、“龙井八咏诗碑廊”、“过溪亭”、“龙池”、“乾隆与茶文化陈列室”、“风篁岭”、“方圆庵”、“浣花池”等景点。其中“龙井八咏诗碑廊”展示了乾隆四次来龙井题写的四八三十二首诗,碑廊外花园甬道设计成一条蜿蜒的巨龙别具一格。而“过溪亭”就是后人附会前文所述辩才法师送苏东坡过虎溪那段故事而建的亭子以此命名。一路走下来龙井八景我走到了四个,它们是“龙泓涧”、“方圆庵”、“风篁岭”、“过溪亭”。没到的地方就不刻意去找了。
第二天一大早出来乘公交车龙井寺下车。原来这里是龙井寺后面。龙井路在这里是个胳膊肘弯,从这里斜插过去走个捷径就是下一站龙井茶室。路边有“龙井问茶”石刻和“龙井”石牌坊。穿过牌坊往下走是龙井茶室。龙井寺实际已不存在了,后建的龙井茶室取而代之。这是一组四合院的建筑,院落很大。三面建筑上分别挂着“秀萃堂”“清虚静泰”“岚翠浮香”等匾牌。从院中穿过先后来到“江湖一勺亭”“龙井泉”“听泉亭”“神运石”“御书楼”(上挂乾隆御笔“湖山第一佳”)“翠峰阁”“与偕亭”。其中我对龙井泉印象深刻,这就是我七十年代从九溪走过来见过的井,那时就是这个模样,但那时周边没有其他建筑,这些都是后来建的。看完这些小景点又来到龙井茶室要了杯茶,坐在“清虚静泰”廊下的藤椅上一边休息一边品茶。喝完茶我又从龙井茶室后边来到龙井路,找到了“一片云’亭。这样算起来龙井八景我走过了七个。昨天四个,今天有“神运石”“翠峰阁”和“一片云”三个。还有一个“涤心沼”在路那边就没有再去找。看过龙井八景的七个,说实在的没有一处可以称道的,可能现在的景观与乾隆爷那时的景观相去甚远了,沧海桑田吗。
中国茶叶博物馆在龙井寺的东北方向的双峰村,也在龙井的地理范围内,距此两站地。既然来问茶,茶叶博物馆还是应该看看,我决定走过去。穿过双峰村来到中国茶叶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面积不大,内容也很简单,分三个厅:茶史厅、茶萃厅和茶事厅。茶史厅主要介绍茶的历史,从唐到民国。茶萃厅主要介绍茶的品种。茶事厅主要介绍茶叶的制作。如果认真的看下来这些内容也足够你对茶叶的了解了。博物馆虽然不大但很精致。
这就是龙井,龙井茶的故乡。

1.龙井石牌坊

2.“龙井问茶”石刻

3.龙井茶室·秀萃堂

4.龙井茶室·清虚静泰

5.龙井茶室·岚翠浮香

6.江湖一勺亭

7.听泉亭

8.龙井

9.御书楼

10.与偕亭

11.“神仙棲处”亭、

12.乾隆龙井八咏诗碑廊

13.“龙井八咏诗碑廊”巨龙造型甬道
14.风篁阁
15.浣花亭

16.过溪亭

17.风篁亭

18.方圆庵

19.片云亭

20.龙井茶园

21.中国茶叶博物馆

22.茶叶博物馆展馆

23.展馆大厅

24.宋代斗茶彩塑

25.一外国人在认真看茶马古道展位

26.茶圣陆羽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