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年前,新中国首个居委会在此诞生;今天,中国首个社区建设展馆重装开馆

 玉峰牛 2019-10-23

70年前,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在杭州诞生。今天上午,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新馆在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诞生地——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上羊市街社区正式启用。

1949年10月23日晚,杭州上羊市街的250多名居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了9名居民委员会委员,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

70年以来,杭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构建功能完善、充满活力、作用明显、群众满意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目标砥砺前行、开拓创新。

发挥“新中国基层民主建设发源地”优势
社区居委会组织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
· 完善自治体系实现新升级

· 完善服务设施打造新空间

馒头山邻里中心

红巷生活广场

· 强化队伍建设激发新活力

发挥“社区治理服务创新先行地”优势
社区建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 创新实验区数量位居前列

· “三型社区”治理模式成为样板

· 共治共享理念落地开花

发挥“全国社区建设展示地”优势
社区治理辐射效应不断扩大

2008年11月10日,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复同意建设“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2009年12月21日,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在杭州市金钗袋巷79号建成开馆,弥补了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建设无专门展示场馆的空白。

今年6月,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闭馆升级改造。今天,中心新馆将正式启用。

升级后的新馆按照“居馆合一”模式对外开放,开辟了基层组织历史厅、社区建设发展厅、社区治理成果厅、左邻右舍社区治理创新园(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四个功能区块,市民朋友可以免费前去参观,了解我国社区建设的历史演进、发展现状和地方经验。

中心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六上午9:00至11:30,下午2:00至4:30,周日及法定节假日闭馆。附近公交车站点为胡雪岩故居。

· 社区建设展示平台优化升级

· 社区智慧治理先行一步

· 社区建设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70年后再出发

今年,杭州市率先在市级层面出台《关于推进城乡社区“微自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探索建立重心下移、形式多样、内容细化、效率优化的“微自治”模式,着力打通基层毛细血管,激发居民自治活力。今年,全市还将推出首批11个“微自治”试点项目。

江干区建立“邻里坊”,发挥坊长、坊员“熟人效应”,引导、动员居民“有事儿找坊里、没事儿来坐坐”。

西湖区推出“我的家园共同体”建设,引导居民从“老旧小区所有事政府兜底管”到“我出钱、我出力、自己管”的转变。

拱墅区小河街道建立“红茶议事会”民主协商机制,形成“大家来商量”民生议事规范,培育居民协商议事能力,推动居民自治。

资料/市民政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