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逐渐趋于老龄化,而糖尿病的患病率亦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加。 根据 2013 年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成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10.9%,而 60 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20.2%。这意味着每 10 位成年人中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每 5 位老年人中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 另外,2 型糖尿病的未诊断率高达 63%,也就是 10 个患者中有 6 个人不知道自己得病了。 01 得了糖尿病会怎样? 糖尿病可怕的地方是血糖长期升高对血管的影响,而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比如慢性肾脏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冠心病、脑梗死等等。 说的直白点,糖尿病一旦引起并发症,患者将会面临的是失明、截肢、肾衰等。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2~4 倍。 而糖尿病肾病是导致肾衰竭、尿毒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引起失明的重要因素。另外,一半以上的非创伤性截肢都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 02 这些人要警惕 ➊ 年龄超过 40 岁; ➋ 偶尔测出过血糖超标(空腹超过 6.1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超过 7.8 mmol/L),但一直没有重视; ➌ 超重或肥胖(BMI ≥24),腰粗(男性腰围≥ 90 厘米,女性腰围 ≥85 厘米),喜欢久坐,不爱运动; ➍ 有糖尿病家族史; ➎ 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➏ 有高血压、高血脂或者冠心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➐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精神类药物的人; ➑ 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吃饭多,喝水多,小便多,体重减少,视物模糊; ➒ 容易尿路感染、牙齿发炎。 上面所说的情况,只要有任意一项,就要当心糖尿病,建议及早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 这里特别值得提的就是减少肥胖,不论人种肤色,2型糖尿病都与肥胖严重相关,肥胖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 5 倍左右。 肥胖人群需要特别关注自己的血糖。 03 怎么知道自己得病了? 不得不说的一点,在被诊断出 2 型糖尿病之前,大多数人根本没有任何症状。在那些确实有症状的人中,最常见的包括:小便量增多、口渴、视力模糊。 而出现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时候,病情可能已经比较严重。 有数据显示,第一次就诊的糖尿病患者约半数已经合并一个或多个并发症了。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并发症,避免肾衰、截肢、失明的重要手段。定期进行血糖相关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04 推荐检查 由于糖尿病早期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对于高危人群,需要通过采血查血糖来进行筛查。 通常以上高危人群建议每 3 年做 1 次检查。如果明确出现症状则应该尽快检查(如何判断详细解读可以戳👉) 可以先检查空腹血糖或随机血糖。如果空腹血糖超过 6.1 mmol/L 或任意点血糖超过 7.8 mmol/L 时,建议做正规糖耐量试验检查来明确诊断。 糖耐量检查(OGTT),是在空腹的情况下先测定血糖值,然后饮用葡萄糖水,之后检测 2 小时的血糖,通过血糖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是否有糖尿病。 虽然糖尿病并发症比较可怕,但只要能及时发现,并好好听取医生意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管住嘴、迈开腿,糖尿病的那些慢性并发症完全是可以预防的。 本期科学审核 浙江大学医学院内分泌学硕士 内分泌主治医师 张琲琲 作者 黄宇新 责编 Murphy排版 孙甜甜 |
|
来自: 闲云野鹤qpab3u > 《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