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剧王倦:不跟风,写自己最有表达欲望的内容

 昵称m5Gu5 2019-10-23

正值“影视凛冬”一周年之际,编剧对“职业寒冬”感受如何?行业洗牌会对创作态度和创作品质带来怎样的影响?亲历环境与自身的剧变,编剧的职业路径又会发生什么样的转向?当越来越多的观众意识到故事、人物之于一部作品艺术完成度的重要性,编剧是否承担了外界过多的归责?编剧王倦将在本篇分享对编剧话语权和创作自由的看法。

由设计转做编剧,他的职业路径正如他的作品一般,充满反转。“不像个编剧”是他对于自身的评价,他严格区分编剧工作与自身生活。在内容创作上,王倦也是少见的独树一帜,其代表作《大宋少年志》《舞乐传奇》充满了层出不穷的反转与烧脑情节,他也因此被誉为国产编剧中的美剧派。

编剧 王倦

追求新意、厌倦重复是王倦的创作标准,他在不断为难自我中实现突破,也在行业震荡中坚持内容创作者的初心。

以下是他的自述:

创作要有独立性,不能被观众牵着走

影视寒冬的影响得分两面看:以前是大家扎堆拍戏,现在剧组开机的数量减少后,大家更认真地对待剧本与剧集创作,在拍戏过程中更加精益求精。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是好事一桩。但同时拍摄的戏少了,对编剧或者演员的需求量也就在减少。因此很多还没出名的演员或者编剧,在这个时期并不容易渡过。
随之而来是观剧环境的改变,编剧与观众的沟通也愈发顺畅,各类反馈评价都能迅速被看见。好处是编剧可从中发现观众的喜恶:他们讨厌什么样的情节、讨厌什么样的角色、更喜欢什么。需要注意的是编剧不能被观众牵着走,为讨好观众而创作剧本和人物。同样,编剧也不能因为观众讨厌某个角色就避开这些不写。


编剧与观众的沟通变多之后,会发现为什么观众会讨厌某种角色、某种情节。也许是观众觉得剧情套路太多,也有可能是人物塑造得太苍白,他们没法接受这种概念性的人物。这些发现是有助于编剧更好地塑造人物角色。而这种后期的反馈,也是检验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准。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观众戏称要给编剧寄刀片,一部分是开玩笑,属于某个良好交流的开端;另一个可能是观众在表达自己的愤怒,认为编剧有问题。这恰好证明观众的鉴赏能力在提高,他们比以前更专业。现在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哪方面是演员的问题,哪方面是剧本的问题。随着观影渠道的增多,观众的观剧量也在上升,所以观众们较之从前也更成熟和专业。这也会迫使编剧写出更加专业、有趣的东西。
编剧与观众的关系有时候像一种博弈的状态。对编剧来说,你如果做不到观众的需求也没关系。只要关注自身,写出自己最有表达欲望的东西,而不是跟风大众的需求。要知道跟风往往吃力不讨好,不仅没有自己的特色,反而还容易被骂。
编剧的动力源于内心主动的表达欲望,如果只是被逼写故事,他在创作过程中会感到非常痛苦。这种痛苦与纠结也会延续到编剧的作品里面,让观众也很痛苦。
事实上在我看来纯粹以市场为导向,会出现完全为讨好观众而写的作品。因此编剧需要在深层次了解观众需求的基础上,仍然坚持自己创作的独立性。独立性从创作层面上讲,来自情节、人物、情感这三样元素。编剧只要抓住这三样,基本上不会有太大问题。抓住这三样的关键是不要重复,人物不要是苍白的千篇一律,情节也不要是观众都看过千百遍的老套。做编剧要挑战自己,要能把大家都见过的情节写得不一样、更有趣,也能把大家都见过的人物写得更让人接受。只有不停地挑战自己、把自己往死路上逼,那么我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好编剧。

怎么保持充沛的表达欲望?你得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和想表达的情节。编剧写剧本关键点在于自己要喜欢创作的人物跟情节,并且有充足的创作欲望。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你才可以不停地去创作。如果一旦变成只是为了完成工作,这将会是非常痛苦的过程。
 
由于我不是专业出身,所以肯定会看编剧专业方面的相关书籍。当然编剧写东西需要储备知识量,除了不停地看各种各样的杂书之外,更重要的是去看电影、电视剧。因为编剧不能只修炼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有视觉观念。你需要想象片场的镜头是如何拍摄,所以要多看别人拍的电视剧和电影,从视觉角度观察演员怎样说台词、镜头怎样配合情节。

我看书涉猎比较广泛,范围囊括小说、类似《清稗类钞》这样的杂记、《史记》这类纪传体通史、散文以及回忆录。各方面的题材都要涉足,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

写反转剧的过程,就是不停给自己提问题

写反转剧的过程就是不停给自己提问题:问自己到这一步够不够,观众有没有满足,有没有给他足够的信息,有没有足够的悬念。这是一个不停给自己打上死扣,再想办法再解开的过程。其实我自己也不算特别聪明,所以写反转剧时就特别累,需要绞尽脑汁地考虑很多细节与人物塑造。有时候我也会想放弃,不做那么复杂。但考虑到我的观众,也想尽量把它做到更好。

在我看来艺术作品与市场需求不用分得太开,艺术作品不应只是编剧自我提升的表达。在写作品时,你有表达的欲望,就是希望更多的人接受它,从某种层面来说这就是市场的需求。我一直认为不用把商业片和艺术片分开。商业片也可以体现编剧的自我表达,既好看,又有艺术价值,这是最好的情况,但没必要让人觉得商业片没有艺术价值。

编剧的功力就是对话、细节。人物的对话很重要,好剧的对话非常简洁,台词利落干净,直接点出重点,又留有回味。事实上对话是最考验编剧功力的。因为在剧本里对话永远是占80%、甚至90%以上。好的编剧用两三句对话就能表达出他想要的内容,还能让观众记住他。


同美剧、日剧相比,确实不少国产剧的台词一截图出来就会显得很口水话,大段台词绕来绕去都只是表达同一个意思。不过,美剧的台词与日剧台词稍许不同。美剧的台词更生活化、直接,它们非常简短、直指内心。日剧的台词包含许多思考,它是在概括社会现象、表达观点,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


美剧很少把大段的阐述放在人物对话中,它靠的是人物行为与剧情发展来引发观众思考,可惜的是国产剧经常是两方面都不搭,所以观众会觉得剧情水、台词不好。

当然创作的时候也不用故意往金句的方向靠拢。台词首先是人物的表达,其次才是编剧思想的表达。因此不要总想着制造金句,在体现人物性格的时候,能将台词设置得有特色,能让人记住,这才是台词所承担的职能。虽然每个编剧的手法不一样,但台词简洁不简洁,是可以看出编剧对塑造人物有没有做到极致。


观众分层的现象是确实存在的。因为观众对电视剧是有观看需求的,你不能简单依据看剧的需要来划分艺术的高低。确实有的观众觉得工作这么辛苦,希望看到的是简单、直接、快乐的爽剧;有的观众希望看到更有深度、情节更复杂的烧脑剧,这不代表有的观众喜欢看烂片、有的观众喜欢看精良品质的片子。哪怕只是一个简单、轻松、有趣的剧集,你也能把它做成精品。我相信大众具有最基本的辨别能力,能够在相同题材的剧集分辨出好坏。


剧本和资本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对立的。普遍来讲,资本和剧本都抱有共同的目的——都希望做好项目,剧集播出后达成口碑与收视率的双丰收。好剧本是一个编剧的自我追求。对资本来说,只有在做到一个好剧的前提下,它才能盈利。因此大家商讨彼此的职能界限在哪里,做好分工与协作,每个环节都交给专业人士,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话语权的问题,最根本的关键在制作过程中要有拍板定论的人,这个人不管是制片人、导演还是编剧,都一定要有话语权的主导方向。我曾经碰到一种情况:剧组里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谁也不能拍板定论,最后吵成一锅粥,彼此都不服气,整个拍摄过程变得非常混乱。

当然话语权还是需要掌握在专业人士手里,这个人无论是编剧、制片人还是导演,本质区别都不大。因为他们可以从宏观层面来掌控整个剧的节奏与呈现。需要注意的是,编剧话语权不大与剧本没能好好打磨是两回事。

一个好好打磨过的剧本,在与一个专业的制作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导演、制片人还是演员,各个环节都非常顺畅的情况下,出来的作品质量一般都很不错。这时候,编剧的话语权大不大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如果一个剧本本身有问题,那编剧的话语权再大也没有用。不是说编剧掌握了话语权就一定能掌握内容。本质上编剧哪怕没有话语权,他的本职工作就是打磨剧本,将其做到最好。如果编剧打磨好一个剧本,但可能会担心不能很好地完成它,这时候他确实是需要更多的话语权来选择演员跟导演。

编剧中心制的好处在于作品的调性不会有大的变动。编剧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演员知道怎么演,整个剧从开始的初衷到最终呈现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这是好事。但是你并不能保证编剧中心制下的剧本一定是优质的。

有的剧呈现效果不好,也许是整个团队的不负责任,也有可能是剧本本身就有问题。所以有能力写出好作品的人,他可以去争取编剧中心制,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但是对于没有能力的人,他拿到这样的权力也不能够保证创作出的作品就是好的。

角色是粘合观众的最关键要素

从专业角度来说,编剧可以尝试各种题材,但也要了解自己不善于写哪些题材。国内影视剧的一个问题是行业剧不够专业,尤其跟美剧、日剧相比,国产剧的“不专业”尤为明显。


问题出在创作此类行业剧时,编剧需要很长的时间进入行业内部考察。但很多编剧没有做到这个前提,只有想办法瞎编,出来的作品观众肯定不会买账。所以编剧可以广泛的尝试题材,但前提就是你有条件或者是有把握去尝试它,而不是随便找个平台,前期不做准备工作就开始进入,这才是真正的不专业。

现在有很多编剧成立了工作室,带着团队进行创作。这样的生态对于很多想要快速成长的年轻编剧来说,是一件好事。在团队里,年轻编剧们能够有基础写东西,然后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职业编剧,从教育角度来说是一件好事。每一组人都可以得到锻炼,大家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团队合作把剧集呈现得更完美,因为群体出力往往会好于一个人冥思苦想。

一个好的剧本,在人物、情节、台词这三方面上,最重要的是人物的塑造。虽然很多观众看剧时关注的是情节,但对于国产剧动辄三、四十集的长度,剧中的角色才是拉着观众从头到尾跟下去的关键点。我曾经也做过在一部剧中只专注于强情节的尝试,把情节做得各种复杂离奇,虽然这样也能黏合住观众,但问题是在一段强情节过去之后,后面情节但凡有一点接不上,观众们随时都可以弃剧。

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当你笔下的人物被观众喜欢之后,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观众喜欢剧中的人物时,即使人物没有剧情发展,他们在说闲话,哪怕说一个小时的闲话,观众也愿意看。所以我认为人物可能是电视剧的第一关键,编剧需要思考怎么把人物立住,让观众喜欢上。同时人物做好之后,后面的情节、台词,还有人物之间的情感自然而然就会出来。

设置人物,首先要真实,其次是他的性格特色怎么立住、他的前史是什么,而“三观正”不是我创作人物的基本考量。角色的三观对我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编剧自身的三观。比如说编剧的故事里面存在三观有问题的人,但他会在情节和故事发展中体现该角色的三观问题,并且说明问题出在哪里、怎么去解决等等。

从角色塑造论来讲,编剧也不可能创造的所有人物都是三观正,这样都没法树立反派角色。所以我认为不要让三观成为创作角色的限制。三观是编剧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只要剧集的立意是正的,人物的三观不需要千篇一律的统一正确。

责编 | Nellie

E N 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