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质疏松最厉害的方子,送给天下父母,少遭罪!

 伊悠帆123 2019-10-24

骨质疏松属于中医骨痹、骨痿范畴。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久病失治、老年衰变、用药失当引发。

1.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父母体虚,遗传缺弱,胎中失养,孕育不足,造成肾气亏虚,肾精不足,髓空骨软。《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生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力刚,肉为墙,皮肤生而毛发长”,说明人在出生前后骨骼的生长、发育均依赖于肾精。

2.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精微不输暴饮暴食、嗜欲偏食、饮酒过度等原因均会损伤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长期受损,化源衰少,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失于滋养,关切不利,肌肉瘦削,发为本病。

3.久病失治,后天调养失宜损及五脏久病或大病之后,邪气过盛,脏气损伤;或瘀血内结,新血不生;或病后失于调理,正气亏虚难复,精气亏耗,伤及五脏、“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医案

患者,男,70岁,医院诊断为骨质疏松,诊治半年无效,到医院诊治初诊时走路困难。症状:周身骨痛,腰膝酸软,筋脉拘急,消瘦憔悴,步履蹒跚,反应迟钝,发落齿摇,耳鸣耳聋,健忘,关节烦疼,舌有瘀点,脉弦涩

中医诊断:肾精不足。

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方药:左归丸合虎潜丸加减。汤药:用熟地、龟板、山萸肉、菟丝子、白芍、锁阳、鹿胶、枸杞、黄柏、知母、牛骨、牛膝、山药、陈皮、干姜。

中成药:血府逐瘀。

服药一个月,有症状大大减轻。二诊在原方加几味药如下:

汤药: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羌活9克,没药9克,当归9克,五灵脂9克,香附6克,牛膝9克,地龙9克

中成药:血府逐瘀丸

期间随证加减。服药半年,周身骨痛,腰膝酸软等症状消失。又服用半年中药,身体健壮,行走如常。

刘医生说

骨质疏松的预防: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使骨量维持相对稳定,减少其丢失。有规律的积极锻炼身体,适当负荷,避免过度吸烟、炊酒,服用过多的咖啡因,合理的营养,摄入较高的钙量,如食用牛奶、豆制品、鱼、虾、蟹。应控制服用影响钙的利用的药物或营养物,如含铝的制酸药,长期严格素食或低盐饮食者更应注意钙的补充。

西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疗效差,还容易得结石伤身体。中医药对证下药则可效如桴鼓,标本兼治。

上述此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