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有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仅广陵区就有十二处,属于国保文物比较密集的地方,但是没有什么看点,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全是清代的园林建筑。比如瘦西湖就是一条河,两岸点缀着一些庭院建筑和寺院,算是沿自然河流的流域内的大园林设计,河流最宽的水面也不过百米,明明就是一条小河,原来的名字叫“保障湖”,平凡而无韵味,而位置确实在扬州古城的西边,被称为“瘦西湖”是神来之笔,明显地蹭了杭州大西湖的热度,是改名字转变命运的成功范例。而扬州最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第三批次的“个园”和“何园”,其中个园名字很有个性,都属于清代的私家园林,适合各种小庭院典型元素的设计,我本人对参观园林没有太多知识储备,加上扬州大大小小十几处国保文物单位都要收费,有点逆反,一般在景点门口的文保牌上打卡,没有参观的欲望。所以说,扬州最著名的瘦西湖和最早全国重点文物都是关于园林建筑的展示,时代是晚清,扬州古迹唯一可取的地方是古城内非常密集,逛5里路的街道就可以刷12个国保,全国罕见。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刷国保,这里的国保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注意是不可移动文物,不包括博物馆里的文物,我最喜欢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古建筑类,石窟寺类和石刻类,本月国家刚刚公布了第八批国保名单(762处),前七批合计4295处,批次越前表明越珍贵。有一小众户外旅行人对参观国保文物极为热衷,成为旅行中追逐的目标,派生出旅行“刷保”的概念,并且有自己的全国排名。顺便介绍两个刷保神器,一个是微信小程序《斯飞坐标》,另一个是《华夏古迹》app,都是对古迹目标的介绍和导航,斯飞坐标比较快捷,而华夏古迹包含了省保等更多的古迹目标,可以各取所需。 在扬州市内非常适合徒步健身访古,骑自行车是个很好的选择,推荐第一条线路A,起点是大明寺(国6),这是扬州最大的寺院了,鉴真大师曾在这里做过主持,现建筑为清代同治重建,有康熙、乾隆御碑,移建福缘寺的藏经楼,有点特色,天下第五泉,新建了巨大的栖灵塔,登栖灵塔可俯视扬州全景,这是扬州最高的复建文物建筑。然后步行到瘦西湖北门进,全程游览瘦西湖中的古迹,包括莲花桥和白塔(国6),扬州唐罗城西门遗址,从南门出瘦西湖,南门附近有宋夹城遗址北门(国4),四望亭(省保)等古迹,在老北门桥附近进餐,扬州冶春、富春都有门店。 推荐第二条线路B,是从老北门桥向东,冶春建筑群(市保),重宁寺(国7,不让进),天宁寺(省保)、乾隆码头、史可法墓祠(国7)、个园(国3)、逸圃(国7),注意个园可以穿越到后门,出来就是逸圃,这也是扬州市内旅游核心地区,相当于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新建访古街区与老街联成一片,扬州东关街和彩衣街,听名字就有历史的回忆,特点是游客和本地居民都光顾这里。 推荐第三条线路C,有时间和体力可以接着从逸圃走到朱自清故居(国6),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也可骑车,沿街区有一堆国保文物单位(9个),汪氏小苑(国7),吴氏宅第(国6),普哈丁墓(国5),再往南有贾氏盐商住宅(国7),小盘谷(国6),何园(国3),卢氏盐商住宅(国7),汪氏盐商住宅(国7),除了何园之外,基本是第六批和第七批集中晋级的清代私宅建筑文物,以上文物都在斯飞坐标地图(微信小程序)上有准确导航,这些清代文物建筑都进行过新的修缮,可以说油光锃亮,看不出历史的痕迹,喜欢园林的爱好者算是捞着了,扬州多雨,庭院里青苔茂盛,这是干旱的北方所见不到的景色。原来想打卡一下国6以上的重点文物,放弃国7,结果C线都放弃了,高高兴兴找淮扬菜馆吃特色菜去了。 其实扬州的地理位置属于长江北岸,按理属于北方城市,而骨子里是南方的风骨,可以说是在北方卧底的南方古镇。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为扬州做了千年的广告,而我不知道这首诗名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的广陵也是泛指扬州地区,扬州还有一个重要身份,就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点上的交通重镇,扬州的命运与大运河的命运紧紧相连,大运河早已结束使命,扬州再也无法恢复成李白羡慕的广陵,那个烟花三月的扬州。 我其实也期待能在扬州搓个澡修个脚,这种手艺在扬州本地消失了,留名在烟花巷的江湖之中。如果扬州古建筑和扬州美食相比,这次我选择扬州美食,淮扬菜的经典,也是城市历史古迹的一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