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增量术中骨移植材料的选择》—— 马国武 教授

 星星点灯2009 2019-10-24

2019年7月19日——骨增量论坛

      拔牙后,骨吸收不可避免。对于前牙,唇侧骨板中束状骨厚度90%以上小于1mm。束状骨和牙齿、牙周韧带和牙骨质形成一个发育单元,血供主要来源于牙周膜和唇侧骨膜。拔牙后来源于牙周膜的血供丧失,束状骨发生吸收。这种吸收多发生于拔牙后前8周,且宽度减少大于高度,颊侧大于舌侧。

     对于这种骨吸收现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众所周知的是位点保存和骨增量技术。其中如何选择骨移植材料是关键因素之一。

      骨缺损再生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4个因素同时具备。

      理想的骨移植材料应具备的特点包括:新生骨形成能力(速度快、比例好)、抗感染性能好,无体内排异反应,体积维持能力好,手术便利性好,价格合理。其中,体积维持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点。

一、骨移植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如下:

1. 自体骨:块状骨、骨颗粒、骨屑、骨渣

      自体骨是理想的骨移植材料。具有好的骨生成、骨诱导、骨传导能力,疾病传播能力低。可来源于口内,包括正中联合、下颌升支、上颌结节、前鼻嵴等。下颌骨取骨应遵循5S原则:1.当下颌前牙有余留时,取骨的术区应在正中联合距离下前牙根尖下5mm,距离双侧颏孔前5mm,距离下颌骨下缘5mm;2. 如果是无牙颌取骨区应距离牙槽嵴5mm。也可来源于口外。但吸收较快,空间维持能力差,且需要开辟第二术区。

2.同种异体骨:新鲜冷冻骨、冻干骨、脱矿冻干骨

(1)同种异体脱钙冻干骨(DFDBA):具有骨传导、骨诱导作用,释放BMP,6个月内吸收,被自体骨替代。

(2)同种异体骨冻干骨(FDBA):具有骨传导作用、骨诱导作用稍差,成骨能力较好,6-12个月内吸收,被自体骨代替。

(3)吸收快,空间维持能力差,国内患者接受度不高。

3.异种骨移植材料:珊瑚、牛骨松质骨

(1)源自珊瑚和藻类的骨样基质: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HA),具有骨传导作用,不可吸收,禁用于种植位点。

(2)无机牛骨(去蛋白牛骨基质):天然HA衍生物,具有骨传导作用,吸收率低,体内维持可达24个月,塑型能力佳。

4.人工合成材料:磷酸钙、生物活性玻璃、聚合物

(1)羟基磷灰石(HA):具有骨传导作用,吸收速率低,不可用于可能进行种植的部位。

(2)β-磷酸三钙(β-TCP):具有骨传导作用,应用30余年,有不同粒径(9-12目),且疏松多孔。

(3)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具有骨传导作用,聚集骨细胞,引导组织再生。

(4)硫酸钙:具有骨传导作用,吸收速率快(4-8周),不可用于种植位点扩增类型的手术。

5.血液衍生物:

      生长因子含量更丰富,富含纤维蛋白、内源性生长因子,促进组织再生,加快创口愈合。如富血小板血浆(PRP),富含血小板显微蛋白(PRF),高浓度浓缩生长因子血纤维蛋白(CGF)等。

6.自体牙骨粉(ATB)

      利用自体牙可制作成自体牙骨粉或自体牙骨块。扫描电镜下可见自体牙骨粉含有许多牙本质小管,

可为骨形成提供空间。组织切片可见自体牙骨粉与新骨有机结合在一起。

自体牙骨粉可在椅旁制作完成,制作一般耗时约20分钟,

自体牙骨块的制作约需40分钟。

二、不同骨缺损类型中骨移植材料的应用策略

      如何充分利用各类骨移植材料的优势?自体骨和骨移植材料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上述两种材料。

     不同骨缺损类型的治疗策略不同。

应注意根据缺损部位的形态及其空间特征选择不同GBR术式,缺损部位剩余骨壁数目等因素直接影响成骨效果。

      文献回顾发现,在小面积或有利型骨壁缺损植骨时,Buser教授建议采用30%自体骨 70%Bio-oss骨粉。在大面积或不利型骨壁缺损的植骨时,Urban教授倾向于采用50%自体骨 50% Bio-oss骨粉。

笔者心得

      马国武教授清晰明了地将骨增量术中骨移植材料的选择种类和特点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其中不乏经典常用的自体骨、异种骨等,然而自体牙骨粉这一“变废为宝”的技术收到大家的关注。将拔下的牙齿制作成骨粉或骨块,应用于种植区骨量不足处,一方面由于是自身的一部分,更易于患者接收,另一方面拔牙手术较自体取骨而言操作简便、创伤小,不失为一种好的骨替代材料。此外,不同类型骨移植材料的联合应用也具有优势,应结合术区骨壁缺损与剩余情况、骨质的分类、经济状况乃至宗教信仰等进行综合选择。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