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中医点赞!持续6年的肩臂痛,治疗两次就好转

 为什么73 2019-10-24

导读
▼▼▼▼▼▼▼▼▼▼▼▼▼▼▼▼▼▼▼▼▼▼▼▼▼▼▼▼▼▼▼▼▼▼▼▼▼▼▼▼▼▼▼▼▼▼▼

肩臂痛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病症,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但也会给日常平添不少麻烦。很多人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效果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可能会认为这个病本来就没办法治,所以常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其实针对这一问题,只要诊断准确,采用中医手法治疗能得到不错的效果。以下为大家分享一则来自郭朝卿医生的临床诊疗感悟,希望给有需要的朋友带去帮助。

▲▲▲▲▲▲▲▲▲▲▲▲▲▲▲▲▲▲▲▲▲▲▲▲▲▲▲▲▲▲▲▲▲▲▲▲▲▲▲▲▲▲▲▲▲▲▲▲▲▲▲▲▲▲▲▲▲▲▲▲▲▲▲

昨天在江阴门诊,李先生和其爱人王女士来诊疗。

甫一见面,李先生就让我先帮其爱人治疗多年的顽固性鼻炎,切脉诊断其为过敏性鼻炎,大肠热肺寒所致,询问得知,其日常饮食喜食多食鸡蛋等食物,曾经查过过敏原,建议其再检查一下食物不耐受。

治疗经过非常简单,用针刺凭脉对症治疗,同时,嘱咐其调整饮食结构,有针对性的进行运动锻炼,假以时日,必有好的改善。

在帮王女士进行针刺时,得知李先生已没有什么大碍了,之所以带其找我诊疗,是因为李先生的效果非常显著。

李先生,45岁,江阴人。因左肩臂时有疼痛伴有某些角度的活动受限六年余前来就诊,上周三是首诊,昨天是第二次诊疗。

首诊时诊断其为肱三头肌长头位置不正并有卡压,用结构针法和手法很容易的就帮其松解、归位和理顺了。而这个问题竟困扰了其六年多,医院建议其停止活动,没有其它办法帮其处理。李先生发现其不动也痛,动则也痛,那索性就坚持锻炼了,经常打羽毛球,近来因不适加剧而停止运动了。

中医的针灸、推拿治疗也做过很多,效果不甚理想,首诊找我诊疗前,刚刚在其它地方结束四次的推拿治疗,李先生自述,帮其推拿治疗的医生说,只帮其推拿治疗四次,有效则可,无效就不再推了。结果是效果不佳,在其朋友的推荐下,找我诊疗试试看。

昨天第二次治疗时,其已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只有些许局部的酸楚感,没有疼痛或活动受限等不适了,对治疗效果很是满意。上午带其爱人找我诊疗,下午又带其上高中的儿子找我治疗膝关节不适问题。

诊疗小结:

1、诊断清楚是关键,影像学资料固然重要,但手摸心会则更重要,前者的检查侧重于骨骼、神经和血管等组织状态的排除和判定,后者的检查在于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状态以及这些组织与骨骼等关系的判断,二者的检查相辅相成,甚至是后者往往更重要。

而目前很多医生对于后者比较轻视,故误诊、漏诊和错诊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诊断不清,治疗就是乱枪打鸟,中则皆大欢喜,虽然不明就里;而不中则就会束手无策,不是推卸责任,就是埋怨患者不配合等等;

2、治疗方法有很多,而选择痛苦少、治疗次数少且不易复发的治疗手段很重要。

我一直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我自己对疼痛很是敏感,不怎么耐受,基本上是不让他人碰我的。有刺激性的拔罐、刮痧至今没有做过或被做过。型号大的针灸针也从来没有自我扎过。稍有不适,首选练功以自调,其次是细针以治疗,然后是自我处方以调理。

每个医生的治疗理念不同,对道的理解和感悟不同,故在术的运用上就会千差万别。术无优劣,其应用如何在于施术者。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修心研术先解决自我和家人问题,自己或家人可以比较愉快的接受再应用于他人,这是我对治疗方式选择和应用的基本立足点。

想加入郭医生微信群沟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