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已逝,冬将至:霜降养生,用上4味食材更宜人

 稻香居人 2019-10-25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 , 露结为霜矣。”霜降到来,表示天气逐渐转冷,露水凝结成霜。一般来说,白天太阳出的越多,温度越高,夜里结的霜就越多,所以霜降前后早晚温差更大,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感冒了,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及时添衣,不要感冒了。

秋已逝,冬将至:霜降养生,用上4味食材更宜人

“补冬不如补霜降”

我曾经收到过读者朋友的私信,问我秋季是不是应该好好的补一补,以便对抗寒冬。我觉得他说的没错,补是要补的,但是不能胡乱进补,中医认为,秋季应该是平补生津润燥,霜降已然是深秋,这个季节是五行关系里的“金”,对应的是肺脏。因此,在饮食养生时应该注意平补,以生津润燥为主,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养生的食物:

1、玉米——和胃补平

玉米有“黄金作物”之称,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可以补充维生素A,对视力十分有益。另外,玉米须煮水也可以预防季节交换时的血压不稳。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食用霉变的玉米,不然会造成黄曲霉中毒

2、秋藕——养胃平补

俗话说的好,“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中医认为莲藕入心、脾、肺经,生藕性味甘、寒,有消瘀清热、除烦解渴、止血健胃之功效,适宜霜降节气养胃平补。清炒或者制作甜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秋已逝,冬将至:霜降养生,用上4味食材更宜人

3、山楂——消食防疾病

山楂又名山里红,可药食两用。山楂性酸甘,微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能预防换季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

4、乌鸡以和滋补

乌鸡有“名贵食疗珍禽”之称,因其白毛长在黑体上,中医讲其具有平衡阴阳的功效。乌鸡性平、味甘;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止泻等作用。

至于药补的话,我的建议是依据个人体质而定,切忌胡乱进补,一旦进补不当,不但起不到保养身体的作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秋已逝,冬将至:霜降养生,用上4味食材更宜人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春捂秋冻”,很多人认为秋天就是要“冻”,所以气温骤降还在穿着短裤短袖硬抗,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就是因为在深秋还穿着短裙,前天就因为感冒发烧住进了医院,多不划算。秋天换季,日常起居也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项,我这就来给你说道说道。

1、一定要注意腰腿部保暖

可别小看这两个地方,它们重要着呢。腰部负担着我们身体一半的体重,天气寒冷,风、寒、湿邪侵袭腰府,容易造成腰部经脉受阻,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引发腰痛。膝关节也是很脆弱的,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袭,如果不注意腿部保暖,就容易患上“老寒腿”,老年人还会引起膝关节的神经、血管及软组织功能紊乱。

2、预防呼吸道疾病

因为霜降前后气温骤降,是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等呼吸道疾病爆发的高峰期,因此,我们可以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中老年人不要在大雾没有散开时晨练,寒风刺激鼻腔导致呼吸不适时,可以戴口罩。

3、运动量可适量加大

天气愈发寒冷,适当的增加运动量,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起到御寒养生的作用。爱运动的小伙伴要注意了,在运动前要充分的热身,活动开了再运动,以免因为天气寒冷,身体僵硬,在运动过程中造成的不必要伤害。

我建议在修身养性方面,我们应该顺应自然节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持性情平和,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我相信,这样做身体一定不会差。你还有什么想分享的或者想问的,可以私信我评论我,也可以转发给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