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十二变之“你好”

 pxiang818 2019-10-25

外国人学汉语,首先遭遇的就是“你好”。看似简单的两个字,暗藏三声变调的玄机,一个外国人发音是字正腔圆还是洋腔洋调,一张口两个字就把底子暴露无遗。不过,虽然刚接触句子,就有被打一闷棍的感觉,还没听说“你好”能让老外“流着泪卷铺盖回家的。”初遇“你好“,宛若人间四月天的初见,热情如积蓄一个冬天的花草,正是全力勃发的时刻,没那么容易退却。当热情消退,再遭遇“我骑车差点摔倒,好在我一把把把把住了”这样变态的句子,就很难保证不是“流泪回家”的结局了。



就打招呼来说,我猜每种语言应该都差不多。寡闻如我,只知道英语和德语中的“你好”跟汉语似乎差别不大,变变身份,也不过是按照时间的变化加上早上、下午或晚上,变身成“早上好、下午好或晚安”。但是在中国居住时间长了,才真正体会一个招呼所蕴含的多彩变化。这是时间给予的礼物,也是触角深入内层,才感受得到的温度,最先接触的语言,只是外围的观瞻,还搔不到痒处。


“你好”不知从何时开始流行。但我想对于传统的前现代社会,这个词显示出彬彬有礼的距离感,硬邦邦的,没有温度,它是变动不居的现代社会才会盛行的东西。饿肚子的年代都过去几十年了,“吃了吗”依然生命力顽强,老而不僵,活跃在社区、小镇、乡村,带着特定年代才有的历史观,熟人间才有的那种放松和一点随意,土气得可爱。如果我回老家,一路“你好”过去,估计大娘、大婶都认为我已经完全背叛乡村,是乡村的叛徒。


在中国居住的时间稍长,或者熟悉了中国,在校外租房的学生,早就发现现实生活的语言简直丰富得让人绝望。小区里的左邻右舍没人跟你说“你好”了,更多的人知道了一些基本的情况后,就开始用“上学去呀”、“放学了”或者“上班去呀”“下班了”来打招呼了。校外居住的学生连连点头,承认生活课堂的广大。韩少功在《空山》里说走在山路上,迎面相遇,认识不认识的人都要打招呼,“上去啊?”“下去啊?”或者多说几个字,“挑这么多下去呵?”“这么早就上去呵?”好像暗号接头。读到这儿,我不禁莞尔,这似乎才是乡村生活打招呼的本来样子,绵延了不知多少年。来自另一阶层的“你好”似乎太不接地气了。


对老外来说,即使居住日久,也有不能适应的招呼方式——“干啥去呀?”这真是触及外国人讳莫如深的隐私了,——干吗去关你何事?当我告诉学生,遇到这样的招呼方式,如果你不想回答他的问题,就说“我出去一下”。学生不解,担心不回答不够礼貌,我说这只是一个招呼而已。听到这样的解释,一个美国学生嘴巴张成一个大大的“O”型,同时发出夸张的长长的“哦”,眼珠子也快瞪出来了。我想她也许终于知道怎么对付中国人带有“侵略性”的问候了。


往往看似简单的地方,却隔着文化的鸿沟。普通的“你好”真可以“变脸”无数。反过来又何尝不是?我一直奇怪,兴起于西方的女权主义为何对婚后改性似乎没有太大的反应。前一段时间被我的教授学生扫盲,(真不知道是我教给他的多,还是他教给我的多)说西方人其实看重个体,与“姓”比起来,他们觉得“名”才是自己的,也是最重要的。我不禁恍然大悟,中国人那么看着的东西,西方人却觉得无所谓!不过我没有把嘴巴张成“O”,发出夸张的“哦”,那也是养育我的文化不鼓励的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