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一个新加坡的佛学群里常都能见到一些透着欢喜的文章,一日,当我读到一位高人对锄头骑牛的偈子的解说时,一时笔痒,也解了几句。
长久以来,我一直很难对文字有长久的记忆,看与忘结伴就像跷跷板上的两个孩子。这个偈子我有印象,在从四月到九月的这段时间的确磨灭记忆的沙漏,我已经记不起锄头骑牛是哪位大德的偈子了,懒得百度的我却希望读者能够对我的文章的记忆能够略胜鱼儿。
空手把锄头 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 桥流水不流
手空才能把锄头,把了锄头手也是空,写的是掌握之无分别;步行也是骑行,写的是前行不能有分别;前两项都是内观之定,桥流水不流是外相的无分别,是观外之定,人从桥上过是设定一个产生外相的场景。
其中空手是考验修为的,很容易落入手中无物的假空。常见很多朋友说空杯子才能装满水,那是典型的落入了空相,长得像空的就是空吗?你想得到空性的智慧,要常做不落空相与不落非空相的功课。
见空之人,把不把锄头都是空的,破有相,破无相相,空本无相。
有些朋友常问,老师让我放下,那我还怎么积极地面对生活与工作?空手把锄头之空性本在,放下空手相与把锄头相,就能得到不二的智慧,锄头照把,不需要扔掉,放下不是放弃,于是,没有执着的掌握即成为最积极的工作法。
步行骑行是看你会不会被行的方式所迷。正如在一个团队中,你做他做大家做有分别吗?都是团队做呀。偈子里两条腿的人与四条腿的牛是一个团队,前行无分别。
破除了前面的执着,桥水流不流都无所谓了,才能生出现在过去未来的无分别之心。而且只有桥与水,没有人的参与,说明已破内外之分别,到了万物皆心的恒定模式。
有什么,做什么,看什么,这个偈子把人生之所遇做了高度概括,修行就是行这三空之缘。什么是什么?什么都是等着你去除的分别,都是等你破的相,都是红尘中的尘埃。尘中一旦无分别,每一粒尘都是你的法供养,尘供养尘还有尘相吗?尘本无尘,通达无阻。
蔡勇读明成老师提供的禅文有感所写,2019.4.1于画室。今日享食了薇友的月饼,心满意足地留在甜相里,想起了锄头与骑牛,感怀之下,于原来的段落间添上一些文字,凑成短文,你说鱼阅读后的记忆是多几秒还是少几秒更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