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痛症影响您生活吗?

 西安国康马YH 2019-10-25

跟痛症影响您生活吗?

 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足跟疼痛的病人,什么是跟痛症?它影响您的生活了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群众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健步走等锻炼的队伍也越发庞大。我们经常在公园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群打着赤脚行走,穿着拖鞋、布鞋甚至皮鞋进行健步锻炼的,还有些人喜欢脚踩石子路,美其名曰“足底按摩”,殊不知这样的健步方式都是错误的,会加重或加快足跟疼痛的发生。足跟疼痛一旦发生,会影响我们站立、行走、运动,严重者影响到我们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什么是跟痛症呢?

跟痛症又称足跟痛、跟骨痛,是由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跟部蹠面(即脚后跟)部疼痛症候群,好发于中老年人,8~80岁的人都可发生,尤其是运动员、女性及肥胖者更为多见。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其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

病因

常见的病因有:(1)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2)跖腱膜炎;(3)跟骨滑囊炎;(4)跟骨骨刺;(5)跟骨高压症等。

跟痛症有哪些表现呢?

表现

临床表现:跟痛症大多一侧发病,也有两侧同时发病者症状以清晨下床时疼痛最为明显,称为“始动痛”,是跟痛症的特征性症状。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可有一定程度缓解。跟骨侧位X线摄片可见“骨刺”,但骨刺不一定都在痛侧。X线摄片的重要性不在于确定“骨刺”的有无,而是鉴别其他病变。跟痛症病程缓慢,步行或站立时疼痛加重,足跟骨跖面内侧结节处有局限性压痛。人在行走时,骨刺与周围肌肉等软组织产生摩擦,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促使足跟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炎症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了足部的神经末梢,从而出现疼痛及不适。此外,行走时骨刺对足底部皮肤及软组织的压迫和跟骨内血液瘀积、骨内压增高也是产生疼痛的原因之一。

疼痛轻者走路或久站后逐渐疼痛,重者足跟肿胀不能站立或行走,疼痛甚至涉及小腿后侧。

跟痛症该怎么治疗呢?

01

肢体锻炼:主要包括跖腱膜牵拉锻炼。由于跖腱膜挛缩是引起跖腱膜炎常见的原因,而跖腱膜牵拉有助于炎症的消退。每天反复的牵拉跖腱膜是减轻跖腱膜炎患者疼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02

合适的鞋及鞋垫:经常穿皮鞋或布鞋的人,容易引起足跟高压,导致疼痛,所以合适的鞋子及鞋垫对缓解足跟疼痛有一定的作用。推荐使用软底球鞋特别是气垫鞋,在站立、行走、运动时对足跟部有缓冲作用。还有就是专业的治疗鞋垫,缓解足跟部疼痛的作用也是尤为明显。

03

消炎镇痛药物:主要是非甾体消炎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多数跟痛症是由滑囊、肌腱、韧带炎症引起的,而此类药物可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故对大多数跟痛症的急性疼痛发作和长期疼痛是有效的。但是此类药物胃肠道反应比较强烈,既往有消化疾病病史患者慎用。

04

局部封闭:此疗法需谨慎使用,当大多数保守疗法失败时,许多临床医生借助于此疗法。本疗法短期内的疗效是肯定的,但多次反复使用时,需注意糖皮质激素导致的副作用。

05

手术疗法手术适应证:患者经过6个月以上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法主要有软组织松解、足底神经松解、跟骨截骨、跟骨骨刺切除及经皮跟骨钻孔减压等。

跟痛症注意事项

跟痛症的注意事项:跟痛症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是因为病在脚上,而人每天走路又离不开脚,所以跟痛症对患者的生活还是会造成很大影响。得了跟痛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减少长期站立或走远路,以避免病变部位受到刺激而加重病情。

2.慎用按摩推拿,尤其是使用牛角、木棍等硬物在疼痛部位刺激,这样非但不会使病情好转,还会引起相反的后果。

3.穿鞋时应选择宽大、柔软的鞋子,比如质地较好的旅游鞋,最好不要穿皮鞋、布鞋,同时可以使用专业鞋垫。

4.每天睡前热水泡脚20~30分钟会有利于控制病情或恢复。

5、跟痛症恢复的比较缓慢,有跟痛症的患者千万不能着急,按照物理治疗的方法循序渐进的进行。慎用封闭,即使需要使用封闭治疗也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6、一般来说,大多数跟痛症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如Hugland畸形、跟腱止点炎等疾病需要专科进行手术治疗。

作      者:  伍勇、龚宇宏     
审稿排版:  吴 微 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