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益生元、益生菌、共生元分不清楚?看这篇就够了!

 武鸣小老头 2019-10-25

随着肠道菌群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益生元、益生菌、共生元等概念相继被提出,三者只有一字之差,不仅大众经常混淆,临床医生有时也容易分辨不清。而且,目前儿童过敏性疾病高发,探索益生元、益生菌及共生元在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作为儿科医生更应该对三者有深刻认识。

益生元、益生菌、共生元知多少?

01

什么是益生元

益生元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 Gibson 和 Roberfroid 于 1995 年提出,他们把可以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的物质定义为益生元,这一定义于 2010 年得到国际益生菌与益生元科学协会的认可并被公[1]

母乳低聚糖是一种重要的益生元,它是母乳中仅次于乳糖和脂肪的第三大固态物质,在母乳中浓度为 5-12g/L,初乳中高达 20 g/L[1]母乳低聚糖参与婴儿胃肠道菌群环境的形成,不仅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还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通过阻止病原微生物对肠黏膜的黏附,抑制有害菌的定植和入侵,具有抗感染作用[2]

02

什么是益生菌

2001 年,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益生菌是通过摄取适当量、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1]

目前常见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芽孢杆菌等。其中,双歧杆菌在婴儿肠道菌群中占主导地位,发挥着许多益生作用,如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强化肠道屏障、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分泌等[3]

03

什么是共生元

共生元是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混合制剂,共生元中添加的益生元必须既能促进制剂中益生菌的增殖,又具有促进宿主肠道中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等)定植和增殖作用[1]

益生元、益生菌、共生元

对预防过敏性疾病的作用

01

益生元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和定植

益生元的生理功能是通过促进肠内有益菌繁殖,优化菌群平衡来实现的[1]。母乳低聚糖是母乳中的第三大固体组分,结构复杂,具有益生元的作用。研究发现模拟母乳低聚糖短长链成分比例为 9:1 的短链低聚半乳糖(short-chain galacto-oligosaccharides,scGOS)和长链多聚果糖(long-chain fructo-oligosaccharides,lcFOS)组合可促进双歧杆菌在婴儿肠道内的增殖和定植[4-5]

02

益生菌维持肠道免疫平衡

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免疫反应、增加上皮屏障功能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来协助维持肠道的免疫平衡[1] 。双歧杆菌和致病菌竞争性与肠道黏膜树突状细胞(DC)接触定植,双歧杆菌的分子表位(属于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MAMPS)与 DC 的 Toll 样受体 2(TLR2)、TLR9 和 CD103+分子结合,释放抗炎因子(IL-10,TGFβ),诱导初始 Th 细胞向 Th1 和 Treg 细胞极化,促进抗感染、抗炎症和免疫耐受。

与之相反,致病菌的分子表位(致病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与 DC 的 TLR4 结合,诱导初始 Th 细胞向 Th2 和 Th17 细胞极化,产生前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8、IL-15),促进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6,7]。研究发现,短双歧杆菌 M-16V 具有保护婴儿免于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过敏性疾病的潜力,能够降低婴儿特应性皮炎和哮喘发生的风险[8]

03

共生元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协同作用

共生元可以同时发挥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作用,且并非益生菌和益生元两者作用的简单相加,其发挥的功效远大于益生菌和益生元各自作用的总和。[1]

益生元、益生菌、共生元在

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2016 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对益生元及益生菌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进行循证研究,制定临床指南。该指南推荐:益生元用于配方奶和混合喂养的婴儿;母乳喂养的婴儿和哺乳期妇女无需补充益生元;生产过过敏婴儿的妊娠期孕妇、哺乳过敏高危婴儿的哺乳期妇女和过敏高危婴儿应使用益生菌[9,10]

此外,2019 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指出:添加益生菌可用于预防湿疹不能母乳喂养者建议添加含有益生元的配方粉 [11]

参考文献

1.  黄志华, 郑跃杰, 武庆斌. 实用儿童微生态学 [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  郭佳林, 刘江勤, 贲晓明. 母乳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3, 16(7):397-401.

3.  陈卫. 双歧杆菌与宿主健康 [D]. 江苏: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2018.

4. Sangwan V, Tomar SK, Singh RR, et al.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novel components of designer foods[J]. J Food Sci. 2011 May; 76(4): R103-11.

5. Vandenplas Y, Greef ED, Veereman G. Prebiotics in infant formula[J]. Gut Microbes. 2014; 5(6): 681-68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