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液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粉刺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19-10-25

楚某,女,25岁,门诊患者。

初诊

面部痤疮1年,加重1月。

患者自述平素喜爱甜食,作息不规律,患面部痤疮1年,曾服用中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稍有改善。近1月因过食辛辣刺激食品导致面部痤疮加重。刻下症见:面部痤疮,皮肤干燥粗糙,口干黏,月经量少,色暗,夹有血块,伴经行腹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纳眠可,小便色黄,大便调。

综合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粉刺”范畴,证属热盛津亏,痰热瘀阻型,当以清热生津为主要治疗原则,辅以燥湿化痰祛瘀之法,方用增液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整方如下:

生地30克     玄参15克      麦冬20克

石斛30克     天花粉30克   黄连12克

黄芩15克     黄柏15克      知母20克

薏苡仁30克  半夏9克       陈皮15克

海螵蛸30克  郁金30克     香附15克

川芎20克     大黄15克      生甘草12克

15剂,免煎颗粒水冲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复诊

二诊:患者自述痤疮减轻,口干黏症状消失,月经量增多,血块减少,舌红苔黄腻,纳眠可,二便调。嘱上方继服。10剂,免煎颗粒水冲服,日一剂。

按语

        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典型皮损能挤出白色半透明状粉汁,故称为粉刺。早在《内经》时代,即对本病有所论述。该患者经常熬夜,耗伤阴血,津液亏虚,则内热炽盛;平素喜食甜食及辛辣刺激之品,酿生痰热,熏蒸皮肤,导致痤疮;痰热瘀阻胞宫,冲任失调,故月经量少,夹有血块。治疗当以清热生津为主要原则,辅以燥湿化痰祛瘀之法。

        方中生地甘苦而寒,清热养阴,壮水生津;玄参苦咸而凉,滋阴润燥,壮水以制火;麦冬、石斛、天花粉甘寒,滋养肺胃阴津;三黄可清利三焦火热,知母苦寒清热泻火;薏苡仁健脾化湿,消肿散结;半夏、陈皮燥湿化痰;香附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功擅活血调经;郁金行气解郁,调理冲任;川芎善行气活血化瘀;酒大黄可活血清热,尤善清上焦血分之热;乌贼骨制酸止痛,保护胃粘膜,防止诸药苦寒伤胃;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泉泰书院的系列图书,将临床的事、教学的事、科研的事娓娓道来,并且融入了亲情、友情、师生情、医患情……

        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坐诊地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