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一聚会就觉得累,看见熟人就想绕道走,是一种危险人格

 月满西楼之十六 2019-10-25

当下社会,“社交恐惧症”已经成为阻碍人际交流的关键因素。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走在街上看到熟人之后会下意识地避开,害怕对方看到自己;每次参加朋友聚会都感觉很挣扎,总想着快点结束回家;对拓展自己的朋友圈毫无兴趣,觉得交新朋友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

从心理学角度看,出现这些现象往往预示着这个人出现了“泛社交障碍”,即总是对社交采取回避的态度,一旦自己处于社交活动中,就会感到局促不安。长此以往,个体的交流沟通能力会大大降低,内心也将处于封闭与压抑的状态,而这种压抑状态一旦被打破,个体很可能出现危险行为。

宿醉体验

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在经历了高强度的社交以后,整个人开始出现类似于宿醉后的多汗、疲劳、醉酒的状态。语言学家萧娜·考特尔(Shawna Courter)首先提出了社交宿醉(social hangover)的概念,她认为泛社交障碍者、内向性格者经常会出现宿醉体验。产生这种生理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社交消耗了他们的精力,给他们带来了压力。

因此,泛社交障碍者经历的社交场合越多,他们心中对社交的恐惧感与排斥感就会越强烈,最终,他们会拒绝出席任何形式的聚会,也不想与其他人有任何交流,从而呈现出病态。

心理距离分区

认知心理学上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划分为三个分区,分别是舒适区、拉伸区与恐慌区,分别对应不同社交状态下的个体心态。

我们知道,人的心理保护机制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一旦感受到威胁,就会通过阻断内外信息交互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因此,人都有这样的潜意识:没有交流才是最安全的。对于内向者而言,他们的生活方式让其长时间待在舒适区内,一旦他们适应了“安全”的氛围,就不想跳出这个圈子去进行让他们潜意识感到“恐慌”的社交了。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与人交流的内在需求,长时间待在舒适区内的后果便是封闭自我。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去主动与他人沟通,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友谊之后,自信心就会得到增强,也就会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社交困境了。

撕掉“内向者”的标签

心理学上认为,内向与外向从来都不是人的固有特质,仅仅是两种不同的性格表现形式。心理学家Brian Little认为,人们对自我或他人形成的“内向”或“外向”的性格特质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人们认识自我与他人,因此,我们不能给自己随意打上“内向”的标签。

事实上,没有绝对的内向者与外向者,每个人都有自由的思想,我们没有必要被自己的“内向”标签束缚,而应该不断发掘自身的内心需求,分析自己的心理舒适区与正确的发展方向,从而找到最适合自身的社交方式。

逃避和自我孤立

很多极度恐惧社交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朋友的根本原因是身边的人不屑与自己这样的人交往,于是,他们对社交持回避与抗拒的态度,在心理学上,这属于自我孤立的体现。

对于自我孤立的人来说,他们并非没有与人交流的欲望,而是主观地认为身边的人会孤立自己,因而陷入空虚与焦虑的状态,逃避各种社交场合,进而自我否定,极度缺乏自我认同感。

其实,要想对自身形成客观的认知,来自于他人的看法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旦我们把自己孤立起来,就无法通过从他人那里获得的正面反馈来树立自信。这将导致他们与社会的联系变得越来越低,成为一个他人眼中“可有可无”的人。

无论我们的性格有多么内向,总有一群一直关注我们、在乎我们的人,他们或许是从前最亲密的朋友,或许是你的亲人。如果你选择了将自己孤立,来自他们的关怀也会被你拒之门外,那么,这时或许世界在你眼中就没有什么光明可言了。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一个人最本质的属性在于他的社会性,因此,一个与社会完全失去联系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孤岛,人们的存在感与价值感正是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中形成的。就算你认为自己是内向的人,也不代表你完全不需要与人交流,只是适合你的社交距离比外向者更远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