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要你觉得”的背后——由一个咨询故事看自我分化对压力的影响

 刘淑姿 2019-10-25

摘要:自我分化是指一种不受他人接纳影响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界定,与慢性压力存在负相关。本文通过一个案例解读如何通过提高自我分化水平来管理慢性压力。

1

案例

大伟毕业后来到了一家公司,他勤劳肯干、服从管理、任劳任怨、工作热情,得到了领导和同事对一致肯定,同事遇到困难也愿意找大伟帮忙,大伟虽然有时觉得辛苦,但却不擅推辞,想着帮忙也能多学一些东西,每每总是尽自己的所能。

两年之后,有人提拔晋升,空出了一个中层岗位,领导觉得大伟付出多、工作确实干得不错,就提拔大伟担任中层领导,负责一个项目组,手底下管四五个人。没想到,大伟的烦恼和压力却因此开始了。

为什么呢?

因为大伟觉得手底下的人真是不好管啊,对各种事情有不同意见,从前领导说什么他可是就怎么执行的。

还有,这些人还有自己的需要,没有把时间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为什么下属的表现就跟我想的不一样的?

大伟渐渐地情绪有些失控,在工作中出现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都听我的”这样的语录。项目组中的人际关系日渐紧张起来

后来,大伟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寻求咨询

......

咨询师问到:所以这些情况让你感到怎么了呢?

大伟:觉得……烦躁!为什么会这样?

咨询师:现在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这儿,外界这样的事,让你怎么了?

大伟:我的意志入阻了……

咨询师:哦,意志入阻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

大伟:受挫感,也有种憋闷感,同时还会有种伤心,觉得自己的用心不被理解。

1

咨询师:你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的时候有这种感觉吗?

大伟:跟我女朋友之间也是这样,很多事情我都告诉她怎么做会更好,她也听不进去。

咨询师:为什么想要告诉她怎么做?

大伟:因为看她走弯路,着急啊,也是怕她会受挫、会难过。

咨询师:虽然我这样问可能会有点奇怪,要是她受挫了、难过了会让你怎样?

大伟:她受挫了我会觉得都是我没有保护好她,本来我可以保护好她的。其实每一任女朋友,我都觉得我有责任保护她们。但好像她们都会觉得我像在控制她们。

1

咨询师:愿意谈谈你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吗?

大伟:还可以吧。就是小的时候爸爸工作忙经常不在家,妈妈带着我,妈妈有时候遇到难事挺伤心的。我特别害怕妈妈伤心,妈妈一伤心我就心里慌,想着怎么安慰她,怎么能让她好受点,我恨不得能替她难过。(从说到心里慌,语气逐渐发生改变)

咨询师:我听到了,当时的你感觉到了妈妈的伤心,你有一个伤心感,这个伤心,一部分是你体会到了妈妈的伤心,另一部分,是你自己的伤心。

大伟愣了几秒,突然把脸埋在手掌里,大哭起来。

咨询师:因为慌,当然我们的注意力都在外界,在妈妈的身上了,现在能回到自己这儿。

大伟继续哭。

咨询师静静地陪伴着他这压抑已久的情绪表达。

大伟:我想让她知道,我多么在意她的心情。好像和她同样伤心,是我们之间的链接。

咨询师:我知道这是孩子心中真挚的情义。

大伟哭得更大声了……

(过了一会儿)他说到:我好像看到我和妈妈之间有一根线,这根线原来紧紧地连着,现在渐渐散开了……我好像第一次从心里头明白过来,妈妈是妈妈,我是我,我们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咨询师温和地、温暖地看着他。

大伟:我这会儿想到女朋友,她也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她关于自己职业道路的选择,不是我能直接伸手干预的,是我该更加理解我们的差异。

咨询师:那么现在想到工作中的事儿呢?

大伟:每个人其实生活在各自的一个世界里,有自己的过去、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各种观念。其实我们的日常沟通都是要穿过所有这些不同以及各自的困难,我想我慢慢地可以更灵活、更尊重身边的这些人。大家一起做好工作不是靠强求,而靠齐心。

1

分析

这一节咨询就到这里结束了。

这节咨询体现了系统式家庭治疗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自我分化

什么是自我分化?

其实就是指一种不受他人接纳影响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界定,可具体表现为:在同其他人进行情感联结时无需自我防御及攻击他人(Bowen,1993)。

认为在生命早期,婴儿同母亲处于一种情感融合或共生状态,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个体开始进行分化,分化使得个体实现情感过程的独立,让个体有能力为自己进行思考,感受,以及行动,而共生则会让孩子和家庭的情感混淆在一起,个体无法独立做出自我导向的行动,而是取决于他人,其行为和选择均是基于对他人的反应(Bowen,1988)。

个体的自我分化程度由其原生家庭的各方面因素所决定,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个体的原生家庭父母在其各自的原生家庭所获得的分化程度;

二是个体和原生家庭父母,兄弟姊妹及其他重要亲缘的关系。在分化程度较好的家庭中,孩子自我意象的形成不用受制于其他家人的情绪或感情需要,孩子的自我不必卷入获取他人认可的感情压力之中。

而在分化程度较差的家庭中,情况则相反,高强度的情感和共生压力阻止个体按照其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感受和行动。

1

上文大伟的情况,就是分化程度较差,小时候由于他经常性需要照顾母亲的情绪,他和母亲的情绪情感混淆在一起,长大后逐渐形成一种模式,就是周围人有什么情绪都会对他造成影响,甚至领导对工作的满意成为他最大的目标,这让他是一个好下属,但当他开始进入管理岗位,面对多人不同的需求,他的灵活性就不足,感觉到很困扰;

同时他在亲密关系中,要么希望取悦女友感觉险些失去自我,要么很希望女友符合自己的想象,否则就感觉到失望。一些研究表明,自我分化水平和一系列心理健康指标和积极心理品质有关,如宽恕,谦逊,情绪管理能力等,而较低水平的自我分化则同一些心理症状,如慢性焦虑、抑郁、关系依赖、低自尊、关系压力、适应不良等问题有关。

的确,从大伟身上我们也能够看出其中端倪。

1

实际咨询工作中,自我分化的进程需要一段时间逐渐地来完成,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来访者在这一过程之后,都会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接纳自我,比较少受到外界纷扰的影响,而与之而来的宽恕、谦逊也让其能够拥有较为健康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Bowen,M.(1993).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Jason Aronson.

自我分化
案例分析
摘要:自我分化是指一种不受他人接纳影响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界定,与慢性压力存在负相关。本文通过一个案例解读如何通过提高自我分化水平来管理慢性压力。
1
案例
大伟毕业后来到了一家公司,他勤劳肯干、服从管理、任劳任怨、工作热情,得到了领导和同事对一致肯定,同事遇到困难也愿意找大伟帮忙,大伟虽然有时觉得辛苦,但却不擅推辞,想着帮忙也能多学一些东西,每每总是尽自己的所能。
两年之后,有人提拔晋升,空出了一个中层岗位,领导觉得大伟付出多、工作确实干得不错,就提拔大伟担任中层领导,负责一个项目组,手底下管四五个人。没想到,大伟的烦恼和压力却因此开始了。
为什么呢?因为大伟觉得手底下的人真是不好管啊,对各种事情有不同意见,从前领导说什么他可是就怎么执行的。还有,这些人还有自己的需要,没有把时间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为什么下属的表现就跟我想的不一样的?大伟渐渐地情绪有些失控,在工作中出现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都听我的”这样的语录。项目组中的人际关系日渐紧张起来。
后来,大伟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寻求咨询
......
咨询师问到:所以这些情况让你感到怎么了呢?
大伟:觉得……烦躁!为什么会这样?
咨询师:现在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这儿,外界这样的事,让你怎么了?
大伟:我的意志入阻了……
咨询师:哦,意志入阻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
大伟:受挫感,也有种憋闷感,同时还会有种伤心,觉得自己的用心不被理解。
咨询师:你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的时候有这种感觉吗?
大伟:跟我女朋友之间也是这样,很多事情我都告诉她怎么做会更好,她也听不进去。
咨询师:为什么想要告诉她怎么做?
大伟:因为看她走弯路,着急啊,也是怕她会受挫、会难过。
咨询师:虽然我这样问可能会有点奇怪,要是她受挫了、难过了会让你怎样?
大伟:她受挫了我会觉得都是我没有保护好她,本来我可以保护好她的。其实每一任女朋友,我都觉得我有责任保护她们。但好像她们都会觉得我像在控制她们。
咨询师:愿意谈谈你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吗?
大伟:还可以吧。就是小的时候爸爸工作忙经常不在家,妈妈带着我,妈妈有时候遇到难事挺伤心的。我特别害怕妈妈伤心,妈妈一伤心我就心里慌,想着怎么安慰她,怎么能让她好受点,我恨不得能替她难过。(从说到心里慌,语气逐渐发生改变)
咨询师:我听到了,当时的你感觉到了妈妈的伤心,你有一个伤心感,这个伤心,一部分是你体会到了妈妈的伤心,另一部分,是你自己的伤心。
大伟愣了几秒,突然把脸埋在手掌里,大哭起来。
咨询师:因为慌,当然我们的注意力都在外界,在妈妈的身上了,现在能回到自己这儿。
大伟继续哭。
咨询师静静地陪伴着他这压抑已久的情绪表达。
大伟:我想让她知道,我多么在意她的心情。好像和她同样伤心,是我们之间的链接。
咨询师:我知道这是孩子心中真挚的情义。
大伟哭得更大声了……
(过了一会儿)他说到:我好像看到我和妈妈之间有一根线,这根线原来紧紧地连着,现在渐渐散开了……我好像第一次从心里头明白过来,妈妈是妈妈,我是我,我们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咨询师温和地、温暖地看着他。
大伟:我这会儿想到女朋友,她也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她关于自己职业道路的选择,不是我能直接伸手干预的,是我该更加理解我们的差异。
咨询师:那么现在想到工作中的事儿呢?
大伟:每个人其实生活在各自的一个世界里,有自己的过去、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各种观念。其实我们的日常沟通都是要穿过所有这些不同以及各自的困难,我想我慢慢地可以更灵活、更尊重身边的这些人。大家一起做好工作不是靠强求,而靠齐心。
1
分析
这一节咨询就到这里结束了。
这节咨询体现了系统式家庭治疗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自我分化。
什么是自我分化?
其实就是指一种不受他人接纳影响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界定,可具体表现为:在同其他人进行情感联结时无需自我防御及攻击他人(Bowen,1993)。
认为在生命早期,婴儿同母亲处于一种情感融合或共生状态,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个体开始进行分化,分化使得个体实现情感过程的独立,让个体有能力为自己进行思考,感受,以及行动,而共生则会让孩子和家庭的情感混淆在一起,个体无法独立做出自我导向的行动,而是取决于他人,其行为和选择均是基于对他人的反应(Bowen,1988)。
个体的自我分化程度由其原生家庭的各方面因素所决定,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个体的原生家庭父母在其各自的原生家庭所获得的分化程度;
二是个体和原生家庭父母,兄弟姊妹及其他重要亲缘的关系。在分化程度较好的家庭中,孩子自我意象的形成不用受制于其他家人的情绪或感情需要,孩子的自我不必卷入获取他人认可的感情压力之中。
而在分化程度较差的家庭中,情况则相反,高强度的情感和共生压力阻止个体按照其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感受和行动。
1
上文大伟的情况,就是分化程度较差,小时候由于他经常性需要照顾母亲的情绪,他和母亲的情绪情感混淆在一起,长大后逐渐形成一种模式,就是周围人有什么情绪都会对他造成影响,甚至领导对工作的满意成为他最大的目标,这让他是一个好下属,但当他开始进入管理岗位,面对多人不同的需求,他的灵活性就不足,感觉到很困扰;
同时他在亲密关系中,要么希望取悦女友感觉险些失去自我,要么很希望女友符合自己的想象,否则就感觉到失望。一些研究表明,自我分化水平和一系列心理健康指标和积极心理品质有关,如宽恕,谦逊,情绪管理能力等,而较低水平的自我分化则同一些心理症状,如慢性焦虑、抑郁、关系依赖、低自尊、关系压力、适应不良等问题有关。
的确,从大伟身上我们也能够看出其中端倪。
实际咨询工作中,自我分化的进程需要一段时间逐渐地来完成,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来访者在这一过程之后,都会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接纳自我,比较少受到外界纷扰的影响,而与之而来的宽恕、谦逊也让其能够拥有较为健康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Bowen,M.(1993).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Jason Aronson.

 案例咨询过程的公开已经来访者书面同意。

作者介绍

徐莉

常驻:北京

珍珠级意象对话心理师,心理学学士、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意象对话第六期全程班毕业,英国Tavistock and Portman 临床中心婴儿观察项目毕业,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受训,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北京发展小组成员、翻译组成员,原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师,累计咨询小时数1200节+,接受督导300小时+,接受个人体验和团体体验7年。

工作微信:yxdhxul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