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傅阿姨今天特地来到医院找我,感谢我为她找到了折磨她8年的胸痛的原因,谈起她这个病,真是一言难尽,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8年前傅阿姨莫名其妙地开始感到胸痛,主要在胸骨后疼痛,特别是走楼梯特别明显,以至于她不得不停下脚步,缓一缓再走。傅阿姨忍了几天,但发现症状没有丝毫缓解,于是她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医院,找到心内科医生,因为傅阿姨的胸痛症状如此严重,以至于心内科医生高度怀疑不稳定型心绞痛,让其立即住院检查治疗。经过心电图、冠脉CT、心超检查,并未发现傅阿姨心脏方面的问题,而胸痛症状在住院后似乎也有所缓解,于是虽然并未完全搞清楚原因,但毕竟胸痛缓解,于是傅阿姨带了一些治疗心脏病的药后出院了。 但接下来这8年傅阿姨的胸痛症状并未有丝毫改善,症状反复出现,但是似乎有点规律就是秋冬季明显,夜间症状明显,甚至不能平卧。3年前傅阿姨又出现了背痛,表现为双侧对称性胀痛,但疼痛与进食无关,但劳累后程度加重;没有反酸嗳气的症状。曾经按胃食管反流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无效。一年前因为体检发现胆总管结石还来消化科就诊,当时以为胸痛有可能是胆管结石所致,因此予以ERCP取石术,但症状仍无改善。 就在傅阿姨备感无望之际,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呼吸科,我认真询问了病史,了解到她以前还有过敏性鼻炎的病史,而她的母亲就是支气管哮喘患者。这时候我心中有了答案,总结了病史的特点:(1)胸痛呈发作性,表现为夜间明显;(2)胸痛具有反复性,以秋冬季天气转凉后明显,每年均发作;(3)胸痛具有可逆性,在活动后如走楼梯时出现。而具备这三大特性的疾病中并不多,最常见的就是支气管哮喘。于是让傅阿姨做了一个肺功能检测,结果是小气道功能减退,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诊断哮喘明确。 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哮喘,其实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我在近三个月的长门诊已经诊断十例病人,当然由于我对此类病人有充分的意识,注意在病史上询问有没有活动后呼吸困难,以及鼻炎病史和哮喘家族史,还有一个病人注意到血嗜酸细胞偏高等等,使得这些病人能够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我也查看了相关的文献,发现“chest pain variant asthma"(胸痛变异型哮喘)不论国内外都不是太多,导致误诊的比例也相当高。那么在临床工作中,因胸痛就诊,有多少人最后能确诊为哮喘呢?来自伊朗医生的一项研究很有趣,他们在三年时间内收集了232例非吸烟的胸痛患者,这些患者在来呼吸科之前已经在心内科进行了筛查排除心脏疾病,最后有33例(14.9%)患者患有哮喘,而这些患者在给予针对哮喘的治疗后均明显好转。这些胸痛为主的哮喘患者中有些人合并有轻度呼吸困难和咳嗽表现,最难诊断的患者是仅仅表现为胸痛的病人,诊断时间少则3个月,长则3年以上。不过以傅阿姨这样8年时间没诊断出来的确少见。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遇到难以诊断的胸痛病例时,不要忘记呼吸科疾病,而只有扎实的基本功,善于从病史中找出规律,并全面了解包括家族史和既往史在内的全部病史,才有可能达到明确诊断的彼岸。而在这条路上,谁能说问好病史写好病历不重要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