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7批次水产制品检出毒害成分,有致癌风险

 我爱你文摘 2019-10-26

日前,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抽检信息,通报7批次水产制品检出N-二甲基亚硝胺。然而,这并非首次发现。在9月份的食品抽检中,已经通报5批次水产制品检出N-二甲基亚硝胺。再往前追溯,8月份时候的食品抽检信息中,也有4批次水产制品检出N-二甲基亚硝胺。

按照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中规定:水产动物及其制品(水产品罐头除外)中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不得超过4.0 μg/kg。

警惕!7批次水产制品检出毒害成分,有致癌风险

什么是N-二甲基亚硝胺?

N-二甲基亚硝胺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化学物质,是污染食品的主要污染物之一。198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N-亚硝胺却认为具有强致癌性的物质,而N-二甲基亚硝胺被列为2A级致癌物。2A级致癌物是指有充分的动物试验证明,该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出此之外,即便是小剂量的N-二甲基亚硝胺对眼睛、皮肤也是有很强的刺激作用的,如果长期食用N-二甲基亚硝胺超标的食品,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伤害。

警惕!7批次水产制品检出毒害成分,有致癌风险

为什么食品中会出现N-二甲基亚硝胺呢?

一般来说,新鲜的水产品不含N-二甲基亚硝胺,但在进行腌制加工的过程中,丰富的蛋白质分解,就会产生胺类物质。再加上腌制过程中使用粗盐,含有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微生物作用下,就会还原成亚硝酸盐。再经过一定的反应过程,亚硝酸盐就会和胺类发生亚硝基化作用,生成N-二甲基亚硝胺。

警惕!7批次水产制品检出毒害成分,有致癌风险

如何减少N-二甲基亚硝胺的污染?

使用新鲜的原材料、采用紫外照射熟制的水产类食品、慎用强压硝化剂、提高食品加工工艺等,都能减少N-二甲基亚硝胺的污染。当然,作为消费者,最好的办法还是远离烟草、腌制熏制品、烧烤油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还原性物质的食物会更好。

当然,如果不确定食品中是否含有毒害成分,那么最好的办法当然还是通过检测技术手段,这样才能进行安全食品生产,确保消费者健康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