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学习资料6,建议收藏

 山夫观潮 2019-10-26

阳明病的证治:

一、阳明病正治法:

  1. 阳明清法

内热亢盛伤津、耗气证:白虎堂。

热盛伤阴水热内结证:猪苓汤。

2.阳明下法:

阳明内结偏燥证:调胃承气汤。

阳明内结偏满证:小承气汤。

阳明内结大实满证:大承气汤。

肠燥便秘证:麻子仁丸。

燥屎结聚直肠证:蜜煎、猪胆汁、土瓜根。@头条养生@头条健康@

3.阳明病并病证治:太阳+阳明合病,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大承气汤。

4.阳明病禁下证:

阳明病有面部赤色者,为热欲外解;呕多者,为热在上焦;心下硬满者,为邪未入府。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5.阳明变治法#清风计划##她力量计划##我为中医药代言#

阳明发黄证:①里热夹实:茵陈蒿汤;②热邪偏重:栀子柏皮汤。

兼夹表邪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治。@


以上内容《阳明病篇治疗代表方》仅供在学习《伤寒论》时酌作参考,如有宝贵意见或建议请评论区留言。明天更新少阳病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