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第二百四十八条原文:太陽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注:①发汗不解:指用发汗法后病仍未愈,不是太陽表证不解。 ②蒸蒸发热:形容发热如蒸笼中热气向外蒸腾。 释义:(太陽病汗后转属陽明胃实的证治。) 太陽病,三天过后,用发汗法治疗而病不除的,高热炽盛的,是转属陽明,主治则用调胃承气汤。 太陽病用发汗法,照理当汗出病解,可是却蒸蒸发热,这是表邪传里,化热成实的征兆。因此,断为属胃,随症转方,自以调胃承气汤为的治。因为蒸蒸发热,是陽明热实症的主要热型之一,所以特举出以做辨证的依据,它如腹满、便秘、烦躁等比较常见的里实症,虽然没有提及,也是不难推知的。 “太陽病三日”,即本病是由太陽病发展而来。“发汗不解”,并非指表证未罢,而是指病邪未除而向里传变。“蒸蒸发热者,属胃也”,形容内热较盛,向外蒸腾。内热盛如此,则不恶寒、反恶热等陽明外证更加明显,说明病邪已由太阳之表转属陽明胃腑之里。这里以蒸蒸发热作为陽明病的典型证候,并以此区别于太陽之发热恶寒和少陽之往来寒热。由于里热伤津,发汗又伤津,故本证以陽明燥实为主。惟其热势蒸腾,有外达之势,则腑中结实未甚,形无大实大满之候,尚未达到发潮热、腹满疼痛拒按的严重程度。病属燥热初结,故治以调胃承气汤软坚润燥、泻热和胃。 己亥年九月十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