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先生,男,五十余岁,右上肢严重游走性疼痛一个多月。患者也说不清楚什么原因所致,牵拉伤?不存在,受寒?不存在。总之可以归结为原因不明。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颈椎病。疼痛严重,可谓令患者坐卧不宁。我想起了《伤寒论》的“桂枝附子汤证”:“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患者为余之朋友,此次来济是来寻医问药的。别人推荐他说,济南有一盲人推拿,善治颈椎病所致的臂痛。晚上,我请江先生吃饭。以前江先生酒量甚好,啤酒白酒红酒,样样拿得起,三中全会也没问题。这次,极为低调,坚决一滴酒不喝。我还劝他,可以喝点高度白酒,可以驱寒活血,有利于止痛。看他态度这么坚决,我也不好意思再劝。吃饭期间,每隔三五分钟,就看着他很痛苦,他说,就这样,每隔三五分钟就痛一次,在右臂上游走性串痛,这时,站起来,甩甩胳膊才舒服。晚上睡眠时也是如此,每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会因疼痛而醒。最近一直睡眠不好,所以看起来神色疲惫,面色憔悴。我仔细询问了情况,就建议他可以吃点中药治疗。他说,在当地,西医的止痛药、中药、针灸,拔罐……这些想到的措施都使用过,就是没有疗效,真让这次疼痛整惨了。鉴于患者次日要去找盲人推拿治疗,我说那就先做推拿治疗,然后再说服中药治疗。如果推拿几次能治愈,那就不需要在服药了。我这样也是推辞,心想:患者不求医,医生一般不要毛遂自荐。毛遂自荐,让人感觉医生在故意找病看,没病说成有病,病轻说成病重。正如蔡桓公看扁鹊那样。所以,患者需要求医,而不是医生求患者。江先生求我开方,我说如果推拿不解决病痛,我再给你开方。第二天请盲人做了推拿治疗,效果不明显。然后又去了齐鲁还是省立的骨科去求医,依然没有好办法,无非是弄点止痛片吃吃。后来又从济南辗转到临沂求医。这样又辗转奔波了三个周,依然疼痛不已,症状丝毫未减。江先生来电向我索方。对他的病情,我基本已经了解的很清晰,不要在寻找原因,就其体质症状脉象,基本判定属于气血亏虚、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袭所致。祛风散寒,补气活血以通络。既然索方,那就是相信我,才求余诊治,于是慷慨赐方。并向他详细介绍如何煎药,如何服药。
前天(5月31日),患者来电话告诉我,先后服上方14剂,右上肢疼痛已经消失,偶尔会出现麻木,效果真是很好。由于疼痛时间较长,右上肢肌肉都已经出现萎缩。我告他,如果这样,方中的制川乌可以改为10g(先煎)。再坚持应用二三个周。再加上功能锻炼,右上肢肌肉萎缩会恢复的。
像这类患者,不符合教科书上讲的痹症的分类。疼痛严重,痛烦不安,像是寒痹(着痹);但是疼痛部位在上肢游走不定,应该属于行痹。但从患者的面色来看,气血亏虚之证还是存在的。脉之可现沉弦之象,更印证气血之不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寒之邪侵袭经脉,必然因经脉空虚、气血不足所致。所以必须补气以行血,兼以祛风散寒。其中重用川乌头先煎煮是本方取效迅速的关键。另外,西医诊断为颈椎病,这是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诊断,认为疼痛神经受到颈椎压迫所致。按照这个思路,非得手术以解除压迫方可治愈,其他方法都是姑息治疗。其实这也是西医的局限。如果中医也跟着这个思路走,也会认为中医治疗颈椎病是无效的。但临床恰恰不是这样,中医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认识、去治疗,常常取得很好的效果。本例就是一个证明。因此,我说,中医必须要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思路去认识疾病,按自己的思路去治疗疾病,坚守特色,大胆摸索,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