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

 松竹同音 2019-10-28

678地理工作室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

郑国渠不同于前面写过的木兰陂和它(tuo)山堰,木兰陂和它(tuo)山堰的修建源自民间和底层的地方官员的自愿,而郑国渠作为中国水利工活化石,背后关系着皇皇权、谍战、民生。木兰陂和它(tuo)山堰的的命名都与修建的地名有关,而郑国渠是用主持修建者----郑国的名字来命名的,这也让我想到近几天的一个热点,前几天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3月19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位,由他最信任的人之一----哈萨克斯坦议会上院议长卡瑟姆若马尔特·克米列维奇·托卡耶夫任总统。当天托卡耶夫宣誓就任哈萨克斯坦总统,直至2020年大选。在发表就职演讲时,托卡耶夫提议用纳扎尔巴耶夫的名字“努尔苏丹”重新命名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斯塔纳。

一、郑国渠背后的皇权、谍战、民生

战国时,我国历史朝着建立统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全国。兼并战争十分剧烈。关中是秦国的基地,它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以便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需要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

               
               

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以“牛耕田,水运良”来形容那时的秦国,当时这位站起来的巨人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韩国,因为韩国正挡住了秦国正向东扩张的要道,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军,使用的武器也十分锐利,就算是深埋地下2000多年,出土的兵器刃口仍然锋利,面对强秦,韩国成了惊弓之鸟,韩国都城像候鸟一样迁徙,从山西的平阳迁到河南宜阳,后又迁到禹县,最后才在中原腹地的新郑落下脚来,然而这并不能躲避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

               
               
               
               


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后人们这样描述这场战争“以大工程作为彼此攻战之器可谓千古奇战”。

秦王嬴政元年,郑国到秦国面见秦王之后,陈述了修渠灌溉的好处,极力劝说秦王开渠引泾水落石出灌溉关中平原北部的农田。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

               
               

郑国觐见亲王

郑国跑到秦国去献计能成功本身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有着天时、地利、人和时机。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把水利当成强国之本的思想已经产生,各国还把水利当做农业丰收,国家强盛的大事,兴修水利成为国家一项重要的职能。而关中平原海拔较高的地方要发展农业必须有灌溉工程才行。当时秦国有出于战争当中对于粮食的需要,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没有强大的粮食支撑的话,一个国家不可能长期打仗的,或者说能打胜仗,对于当时的诸侯国来说,粮食是决定胜败的关键,一场大战下来,要消耗百万斤甚至上千万斤的粮食,为了获得在兼并战争中需要的数额巨大的粮食,秦国在向关东六国作战的同时,十分重视开垦耕种,而对农业来说,水利就是最要命的事情。

               
               

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嬴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几个寒冬酷暑,经过成千上万民众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劳动,大渠终于修成了。渠成之后,引来含有泥沙的泾水灌溉关中北部的盐碱地四万多顷,每亩可以收获粮食六石四斗(就是现在亩产600斤)。于是关中成为肥沃的田野,再也没有荒年。关中地区的老百姓为了纪念郑国的业绩,就把这条渠命名为“郑国渠”。

二、工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不得不说郑国是一个少见的间谍,作为一个韩国人,为了自己国家舍生忘死;作为一个水利专家,有着工匠精神,对工程建设尽心尽力,鞠躬尽瘁,至于郑国的最后命运,史料没有记载,我们也不得而知。郑国根据关中平原北部的地形特点,经过精心测量,决定从中山(今陕西泾阳西北)以西谷口的地方开渠,直至洛河。

               
               

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平原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

               
               

三、郑国渠的独创之处

我们现在经常讲引水的原则是水源足,自流,工程量小,而郑国渠都具备了,要知道在当时社会这是很了不起的。郑国放到今天绝对能评上“大国工匠”。

1.自流

郑国在勘查之后,在渠系布置上,把干渠设在渭北平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从而使整个灌区都处于干渠控制之下,既能灌及全区,又形成全面的自流灌溉。

               
               

自流

2.渠首位置选择在泾水流出群山进入渭北平原的峡口下游,这里河身较窄,引流无须筑过长的堤坝。另外这里河床比较平坦,泾水流速减缓,部分粗沙因此沉积,可减少渠道淤积。

               
               
               
               


3.修有退水渠

关中平原尽管也是温带季风气候,但是因为位于内陆,土壤盐碱化严重,郑国渠采用的是大水漫灌,建有退水渠可以减轻土壤盐碱化。在引水渠南面修退水渠,可以把水渠里过剩的水泄到泾河中去。川泽结合,利用泾阳西北的焦获泽,蓄泄多余渠水。大家是不是想到了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这也许是受郑国渠的建设的启发。

               
               

4.采用“横绝”技术,增加灌溉水源

把沿渠小河截断,将其来水导入干渠之中。“横绝”带来的好处一方面是把“横绝”了的小河下游腾出来的土地(原小河河床)变成了可以耕种的良田。另一方面小河水注入郑国渠,增加了灌溉水源。

               
               
               
               

四、郑国渠的历史作用

1.农业大发展

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 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农业迅速发达起来,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变得富庶甲天下 (《史记·河渠书》)。

2.助秦灭六国

司马迁把郑国渠兴建的事迹记载在《史记》中,并将郑国渠与秦国兼并诸侯相联系,足见其对该水利工程评价之高。郑国渠修建十五年后,秦灭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统一。

               
               

3.衣食京师

郑国渠的作用一直影响到中国最为强盛的汉唐两个王朝,因为郑国渠的灌溉,关中富饶的物产供养着京师长安的亿万之口,汉唐盛世的国都呈现着歌舞升平的景象。

               
               

4. 恩泽后人

郑国开凿的这条渠虽然几度淹废,但2000多年来中国的几乎每一个王朝都曾用心经营这条渠,并在它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建设,郑国渠自秦国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泾惠渠,直到今天郑国渠的后代工程仍然在灌溉着关中大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仍然在享用着渠水带来的恩惠。

               
               
               
               


试题链接:

试题1: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是在战国末年由秦国修建,它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引泾河水缓缓流入洛河。郑国渠对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史记·河渠书》对郑国渠记载到:“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当地关于郑国渠的歌谣云:“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灌且粪,长我禾黍……”。自公元前246年到公元1930年,郑国渠渠首(从泾河取水的地方)曾六次变更。下图示意郑国渠位置及历代渠首位置。

               
               

(1)说出《史记.河渠书》中关中平原“凶年”所指代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形成的气候原因。

(2)简述郑国渠对改善渭河平原农业土壤的作用。

(3)描述郑国渠渠首地理位置变化特征,并分析自先秦以来人们不断改变郑国渠渠首位置的主要原因。

答案:(l)旱灾;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凶年”降水偏少(“凶年”夏季风弱,关中平原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春季(夏半年)蒸发量大。

(2)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土壤水分;泾河含沙量大,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肥沃的土壤;郑国渠引泾河水冲洗渭河平原的盐碱地,缓解了土壤盐渍化问题。

(3)郑国渠渠首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因渠首附近的泾河下蚀作用,泾河水位不断降低(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郑国渠泥沙淤积,输水渠渠底(或河床)不断抬高(使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为使得泾河水能自流到渠内,在上游河段(高海拔河段)设置新的渠首(取水口)以便于泾河水能自流入渠。

【解析】

(1)《史记·河渠书》对郑国渠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渠成才无凶年,说明凶年是旱灾。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凶年夏季风弱,关中平原降水少,造成干旱。区域内年降水量较小,且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春季气温回升,雨季未到,蒸发量大,形成春旱。

(2)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土壤水分。郑国渠引泾河水缓缓流入洛河,泾河来自黄土高原,含沙量大,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肥沃的土壤。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郑国渠引泾河水冲洗渭河平原的盐碱地,缓解了土壤盐渍化问题,使关中为沃野,盐碱土壤变成肥沃土壤。

(3)根据图示先秦以来郑国渠渠首的位置和修建时间,可以看到郑国渠渠首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原因是郑国渠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引泾河水缓缓流入洛河,渠首附近的泾河下蚀作用强,泾河水位不断降低,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郑国渠泥沙淤积,输水渠河床不断抬高,使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在上游河段的海拔高,在海拔高处设置新的渠首,即取水口,便于泾河水能自流入渠。

试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自古就重视水利,修建了大量著名的水利工程,惠及当代和后人。郑国渠系公元前246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兴修的大型灌溉渠。该工程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千米,灌溉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的关中平原4万余顷的田地,兼有其他环境效益。下图示意秦代郑国渠和西汉白渠经行路线。

               
               

(l)分析秦囤修建郑国渠的原因,并评价其选线的合理性。

(2)郑国渠开凿以来,干渠首部逐渐抬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请说明原因。

(3)分析郑国渠、白渠的修建对关中地区产生的综合效益。

【答案】

(1)原因:关中平原降水总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匀,旱涝多发,农业用水短缺。评价:沿线地表较为平坦,工程难度小;贯通多条河流,接纳水源多;位于山麓地带(靠近关中平原),居高临下,可以灌溉南部更多土地;地势西高东低,渠水可全线实现自流 。

(2)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使干渠首部抬高,河水不能入渠 。

(3)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保证了农业稳产、高产;减轻了关中平原的洪涝威胁;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

(1)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而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多旱涝灾害,农业水源短缺,从而不利于于农业的发展。线路的评价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沿线地区,等高线稀疏,说明沿线地表较为平坦,工程难度小;图中贯通多条河流,接纳水源多,可调水量较大;调水源地位于山麓地带,海拔较高,沿线地区,海拔由高到低,可以把高处的水源调入灌溉区,同时可以灌溉南部更多土地;地势西高东低,渠水可全线实现自流。

(2)读图分析可知,郑国渠的水源来源于泾河,而泾河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水含沙量大,泥沙在干渠首部淤积,从而使干渠首部抬高,河水不能入渠。

(3)水利工程的建设一方面为农业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保证了农业稳产、高产;另一方面减轻了关中平原的洪涝威胁;最终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