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小妙方

 欣武 2019-10-28
《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黄帝内经》云:“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秋季阳气已收,阴气渐发,我们应顺应秋时,调整作息。
然而,对于失眠人群来说,拥有一个好睡眠就比较困难了。失眠,中医称为“不寐”,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彻夜不眠、早醒、醒后不能继续入睡。《灵枢·口问》阐释睡眠的生理机制:“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正所谓“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只有阴阳调和才能有好的睡眠。反过来,阴阳失和,则导致失眠。如果您恰好有失眠的困扰,不妨试试下面的小妙方,安心睡个好觉!

穴位按摩

1.安眠穴

安眠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功效: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按摩方法:仰卧位或者坐位,按摩者用双手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安眠穴2分钟,再逆时针按揉2分钟,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2.神门穴

神门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功效:养心安神。按摩方法:操作时可取坐位或平躺,放松全身,调匀呼吸,排除杂念,用右手拇指点按或按揉左侧神门穴,指力要深透,使有酸胀感,持续施术2~3分钟;换手,用左手拇指如法在右侧神门穴施术 2~3分钟。

3.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功效:治疗失眠、高血压、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痛经、阳痿、遗精等。按摩方法:按摩者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三阴交两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按揉两分钟,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穴位外敷

吴茱萸9克,米醋适量

将吴茱萸捣烂,用醋调成糊状。贴敷于两足心的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适用于心肾不交型不寐,症见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

养生茶

1.龙眼百合茶

龙眼肉20克,百合15克。放入保温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用,中午过后饮用。
龙眼肉甘温,归心、脾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神农本草经》:“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魄,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为药食两用之滋补佳品,适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的健忘失眠之证。
百合,甘寒,归肺、心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日华子本草》:“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适合心脾两虚型失眠,症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

2.麦冬莲子茶

麦门冬20克,莲子肉15克,茯神10克。上3味制成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麦门冬甘、微苦,微寒。归肺、胃、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莲子甘、涩,平。归脾、肾、心经。主补肾益精,养心安神。

茯神宁心安神。三者共配,能滋阴清热,宁心安神,适合心肾不交型失眠,症见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

文章来源:高铸烨大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