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让你对治疗失眠的药物了如指掌

 好大水 2019-10-28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转载不得修改图片)

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治疗失眠的药物有4大类,即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非苯二氮卓类药物(non-BZDs)、褪黑素类、抗抑郁药。这4类药物之间有什么区别?临床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一、国内临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
2017年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有苯二氮卓类药物、非苯二氮卓类药物、褪黑素类和抗抑郁药(见下表)。
需要说明的是:
国内被批准用于镇静催眠的药物有:苯二氮卓类(BZDs)和非苯二氮卓类(non-BZDs)。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阿戈美拉汀)、抗抑郁药(多塞平、米氮平等),国内仅被批准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二、镇静催眠药物的选择策略
1、首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苯二氮卓类:可非选择性地激动γ-氨基丁酸受体,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肌肉松弛等多种作用。
非苯二氮卓类:可选择性地激动γ-氨基丁酸受体上的α1亚基,主要发挥催眠作用。
苯二氮卓类,不仅可引起肌张力减低、跌倒、认知功能减退,而且可引起戒断症状和成瘾,因此首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
2、次选苯二氮卓类药物,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如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无效、不耐受或依从性差,更换为苯二氮卓类、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苯二氮卓类应首选短效、中效类药物。
咪达唑仑和三唑仑属于短效类苯二氮卓类药物。由于咪达唑仑可导致呼吸抑制、呼吸骤停,因此仅被批准用于失眠症的短期治疗;由于三唑仑成瘾性、逆行性遗忘发生率高,已被我国列为一类精神药品管理。
临床常用的中效类苯二氮卓类药物有:艾司唑仑(舒乐安定)、阿普唑仑、劳拉西泮。
3、伴有抑郁和焦虑的失眠患者,可添加抗抑郁药物。

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区别、选择

1、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区别
温馨提示:
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当达到有效剂量后,不轻易减少或增加剂量。
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虽然半衰期较短,但研究结果表明每周服药3~5天,即可达到睡眠要求,不需要每晚用药。
2、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的选择
四、警惕非苯二氮卓类的副作用
2019年4月30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警告消息:
与其他用于治疗失眠的处方药相比,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唑吡坦,可引起梦游、睡眠驾驶等。这些事件只需使用一剂这些药物就可以发生,也可以在较长的治疗时间后发生;虽然罕见,但已导致严重的伤害或死亡。
特别提醒:
如果出现过复杂睡眠行为,请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此类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