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程教育与分布式学习

 教技1701张鑫淼 2019-10-29

一、分布式学习的概念 

  分布式学习是一种教学模式,它允许指导者、学习者和资源分布在不同的、非中心的位置,允许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

二、分布式学习与远程学习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身处异地的教师与学习者,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交互实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现代远程学习就是指在现代通信技术交互支持下的学习,它有灵活、方便、快捷的优势,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自定进度进行学习,因此,很多在职人员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到校学习的人选择此种学习方式。新的多媒体技术不断涌现,推动了远程教育的发展,也使得远程学习者获得知识与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在不断增加,人们对学习的内涵有了更多认识,对学习的形式也有了更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希望通过远程教育能够随时随地地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而不再仅仅满足于远程教育组织机构提供的学习资源。分布式学习正是适合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分布式学习是以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依据,把与学习相关的一切因素(包括教师教学行为)都看作是影响学习的资源,这些资源采用分布式的计算机数据存储处理方式进行组织,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学习的需求,快速地找到所需的资源,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某一中心位置。因此,分布式学习扩宽了远程学习的适用范围,更符合学习者的需要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分布式学习与远程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恰好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远程学习的本质特征是“远距离”,远距离造成了远程学习者与教师的分离,为了消除这种时空分离,远程教育机构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提供学习者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的平台、学习支持系统以及各种学习资源等,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让远程学习者能够按教学要求完成学业,达到教学目标。尽管远程组织机构尽最大可能来满足学习者的各种学习需求,但是由于学习者个性差异较大(远程机构并不能控制远程学习者群体特性)和多媒体技术条件等的限制,远程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分布式学习的学习资源泛中心化特征可以看出,在分布式学习中,学习者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教学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种学习资源,学习者在自身有这种学习需要的时候,教学行为才发生。因此,在分布式学习中,学习者享有更多的主动权,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能够真正地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

然而,远程教育的实践却与远程教育的本质教与学的“准分离”相背离,人们往往在采用各种方法促进时空分离状态下的教与学的再度整合。在早期远程教育实践中,因为技术本身的局限,难以提供即时的双向交互,主要强调利用技术把教育资源传递给身在远方的学习者。在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多数学生是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在一起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从本质上说,它是远程教育但并不是分布式学习,仍属于集体传播教学模式的范畴。由此不难看出远程教育,有的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分布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模式,而有的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分布式学习为伴的。 

  三、分布式学习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影响 

  分布式学习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学习,促进了学习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是学习观念的更新。在以交互媒体为典型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中.世界各国的远程教育者不约而同地把满足学习者个性需求作为最高目标。我国教育部最近的改革也特别强调现代远程教育的定位是以在职成人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强调大力发展能够满足成人学习需要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因此,以资源和网络环境为依托的分布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国际远程教育的实践来看,分布式学习可以满足学习者对学习灵活性和适应性的要求,是符合现代远程教育本质特征的一种学习方式。虽然分布式学习对资源和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它却大大降低了对学习者时空集中的要求。同时分布式学习为实现学习者自身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供了可能。随着分布式学习方式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分布式学习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理念、资源管理等方面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分布式学习不是远程教育中唯一的学习方式,因而分布式学习不能取代远程教育。事实上,不论是从分布式学习的概念,还是从分布式学习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来看,分布式学习与远程教育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综上所述,分布式学习和远程学习都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学习方式,分布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更适宜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是学习形式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典型表现,也是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