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以为,「不求上进」是用来形容那些甘愿迷迷糊糊过日子的别人,后来才认识到:「不求上进」也指那些想要改变却又没有毅力坚持的,像我这样的人。 像我这样的人,接触过很多东西,但都浅尝辄止,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技能。想要选定一个方向做出成绩,又不愿错过其他的可能。羞愧于自己的三分钟热度,却又无法做到自律。 所以,一直迷茫寻找,一直难以坚持。 总是期待一个新的开始 好在,碌碌无为如我,还未甘领平凡,在经过了立志→狂热三分钟→放弃→陷入自我否定的反复循环之后,我意外地获得了一颗越来越平淡的心。我终于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开始能够容忍事情以不完美开始,在磕磕绊绊中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做到更好。我意想不到地变得更有耐心,也终于体悟到练习的感觉,这种感觉为我打开了新的视角,让我开始关注练习的心态。 在我的成长经历中,从来没有通过持久地刻意练习而出色得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经历,我真的对任何一件事情的练习过程无所适从,更不擅长把控练习过程中的心态。现在,我这个“三分钟热度练习生”也总算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不断练习,总会成长 在这里结合着《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书中的内容分享:1、为什么要关注练习的心态? 2、如何把控练习过程中的心态?同时,也将这本非常棒的书,推荐给你。 一、为什么关注练习的心态?
李笑来老师在《七年就是一辈子》这本书中提到:七年就是一辈子,每一辈子至少要习得一个重要的技能,进而获得不可逆的重生。这个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人生应该是不断迭代升级自己的过程,通过习得技能来成长自己是非常好的方式,这当中离不开刻意练习。 如果我们能掌握正确的练习姿态,我们就同时获得了耐心、毅力和自律这些美好的品质。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持有稳定的练习的心态,我们更容易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幸福。也就是说,练习的心态将成为我们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真正拥有的并且不可逆的东西。 而那些我们持久练习的东西,无论是在行为上还是心理上,最终都会变成我们的习惯。这些习惯会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中体现。当我们有能力选择将养成哪些习惯,我们就能掌控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也就是说,对练习的心态的把控,将影响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会选择实现什么,也决定了我们能够实现什么。它影响我们的能力圈范围,也进而会影响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的自我实现,以及我们对世界和他人的看法。这就是练习的心态的价值。 接受练习的塑造 二、什么是练习?
在讨论练习的心态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做练习。 在心理学的释义中,练习(Practice)指通过反复进行某一个或某一种操作而使特定技能得以提高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在练习某件事的过程中,是带着明确的动机意图的,强调主动地、有意识地、反复地操作。在练习的过程中,包含了学习的动作,但比学习更强调意识的存在、更强调主动性、必须反复操作来求得提升。 练习最常用于学习某种运动技能,比 如学习游泳,也常用于 心智技能中, 比 如学习数学解题、写作、反思等。我们在这里探讨的练习的心态,是指我们在练习技能过程中的心智状态。 三、如何把控练习过程中的心态呢?有4个关键点1、将过程确定为目标
就我而言,刚开始更文的时候,我设定了一些阶段性目标“多久开通原创”“多久成为签约作者”之类的。现在我会把阶段性目标设定为这样的形式:“专注于练习文字表达与应用的过程,并且清醒地意识到灵感思绪和下笔思路,能够删繁就简,力求做到简明扼要”或“专注于练习拆书稿写作,足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对挑选精要部分的筛选思路,对选题的确定思路,最终形成自己的选题路径、写作方式”。 享受过程 我在制定目标方式上的转变,其实是从制定结果目标到将过程确定为目标的转变。制定结果目标,想要的是“得到目标”,渴望的是结果。将过程确定为目标,专注于“实现目标”,享受的是过程。它们会对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产生非常不一样的影响:
所以,我会在总目标或者说大目标上制定结果目标。而在设定阶段性目标时,我更喜欢将过程确定为目标。 2、把握练习中的正确的技术性细节
这我想到了杰里·赖斯,他是橄榄球联盟历史上最伟大的接球手,他在总接球、总触地得分和接球总码数上保持的纪录比第二名的整体得分高出大约50%。他在众所周知的危险位置上打了20个季度的比赛,除了因伤退赛14周的1997年,他几乎参加了每个季度的每场比赛。创造出这样难以打破的纪录,赖斯并没有追求凡事都做到顶尖,他非常清楚自己面对的关键技术性细节:他要按照精确的模式来奔跑,要躲避后卫;他要比他们跳得更高以便接住球;当对方用力抢球时他要用更大的力气紧紧抓住球;然后,他还要越过攻击者。赖斯和教练将练习集中在那些必要的技能上,以制造真正的优势:他用举重训练来获得强大的力量,用短距离跑提升控制力,用上坡急跑锻炼爆发力和加速度;加强耐力训练。而在速度等那些貌似值得追求的目标上并没有花费大量的时间。 刻意练习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练习的目标,找到关键环节,然后确认关键动作,不断重复练习,重要的是要清醒地知道自己是不是确实做到了。 这里要强调的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机械地重复操作」几乎无法产生有效的提升。我们需要抓住技术性细节进行「刻意练习」,在练习中始终清醒地知道我们训练的意图。 3、掌控思想,培养觉察力
你一定也有这样的感觉,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的内心独白自动冒出来,特别是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有负面的声音冒出来阻碍我们。我们要清楚,思想并不是我们的真实意愿,我们要观察思想,让思想服务于我们,而不是被下意识的思想驱使。我们要避免下意识,而要努力保持有意识。在练习的过程中当我们发现头脑中那些自动冒出来的声音,我们意识到它,然后观察它,不带情绪地将情绪与自己的真实内心区分开,最后重新摆正我们的视角继续练习。这里涉及到的方法是DOC法,即Do(确实觉察到),Observe(观察),Correct(纠正)。 如果我们非常容易被某些特定情况引发情绪,我们可以采取提前设定响应方法来应对。比如说,在写作时我常常因为开头写不好而一直写不下去,很容易产生情绪,后来我就设定:一旦我写不好开头,我就挑出写作框架中最可能写好的那部分写;如果我已经产生情绪,那我就起来倒一杯水喝,回来再继续写。当我提前设定了响应方式,在情绪跑出来的时候,我就更有可能避免让情绪小题大做。练习久了,响应方式会自动冒出,我就很有可能养成新的习惯。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也很可能会认同: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思想,才具有了掌控自己的力量,我们才能把握住自己去实现目标,进而产生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信心。或许,我们常常在半途而废之后不断地寻找下一个目标,就是为了填补在上一个未坚持达成的目标中,产生的那种未能掌控自己命运的失望与不安,它们带来了内心的空虚。 当下蕴含真实的美 4、转变视角,关注当下
如果我们真的用心去看,就会发现:我们在一天中很少能真正地留意到事物,留意到自己的身体与情绪的状态,留意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留意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或身边的人。我们仿佛时常带着「预期」、「思考」等各式各样的眼镜,以间接的方式体验着人生,无法触及生命的真实状态。如果我们能专注于当下这一刻,我们会忘掉不完美的过去,会忘掉需要实现的那些将来,我们只在当下创造。 我们可以运用4'S'方法帮助我们停留在当下。4'S'是指4个以'S'开头的英文字母,它们是:简化(simplify)、细分(small)、缩短(short)和放慢(slow)。
在我看来,这些方法,主要是用来安抚我们的思想,让它们变得温顺听话,然后我们的心才更加容易保持平和。 最后,引用书中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