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的西行路,细细看来,真的有一丝悲剧色彩。 整个取经队伍中,从悟空到白龙马,都不是为了“取经”而取经,他们心中更看重的是自己的自由、神仙的身份。唯独唐僧,是被选中要将佛经从西天传到大唐的“佛”的使者。 在发布取经这个团队大型任务之前,如来佛曾经在灵山讲道,他提到:“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西游记第八回》)” 这里有两个鲜明地对比: 1、西天千好万好,大唐诸事不好; 2、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也正是这个理,李世民在观音的说服下,决定派遣三藏法师前往西天取经,故事的主线随之展开。 关于如来的说法是否正确,有待商议,毕竟在描写大唐时,最直观的场景是: 1、唐僧身世的支线; 2、唐太宗和魏征招贤事件; 3、唐太宗游地府事件。 观音菩萨来到大唐时,正好见着唐太宗和魏征招贤事件,里面提到大唐的情况是“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贞观,已登极十三年,岁在己巳,天下太平,八方进贡,四海称臣”,这也正是招贤的前提条件。 唐太宗和魏征发出的招贤榜上写道:各府州县,不拘军民人等,但有读书儒流,文义明畅,三场精通者,前赴长安应试。 之所以先提招贤事件,因为那正是唐僧父亲陈光蕊和母亲殷温娇从相识到遭遇强盗,最终强盗取代陈光蕊和殷温娇生活了十几年的故事背景。 这三件事交叉进行,说明了唐朝总体氛围是太平盛世,但地方上还存在着管理不当的问题。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大唐境内神仙犯罪有魏征这样的天界使者代为惩罚,民间犯罪有政府法规惩罚。 但到了西牛贺洲就完全是另一个景象了,雄踞一方的牛魔王、狮驼岭吃光一个国家的大鹏精、交友甚广的九灵元圣、百眼魔君和蝎子精等等都是法力高深的大妖怪。甚至许多还与佛门关系甚佳,比如如来派去杀死乌鸡国王的狮子精就是文殊菩萨的坐骑,还有占据狮驼国的大鹏精、小雷音寺的黄眉老祖也是佛门亲戚。 这样的西牛贺洲,如何担得上“不贪不杀,养气潜灵”呢? 连天竺国的僧人也说: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是《西游记》中,唐僧一行人见到如来佛祖,想要求取真经时,却受到了阿傩、伽叶的刁难,并要求他们要给一点礼物花钱买经。当悟空把这事告到如来跟前时,佛祖却选择了袒护手下的行为,并且说道这是正常的事情:“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由此看来,这经却有功效,只是并不如大唐国民自治来得安稳。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