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中医药学概论》的学习

 观澜听潮914 2019-10-29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主编的《中医药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问世了。我想,要学好《概论》这门课,首先应该对这门课在学习中医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有所认识,进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那么,《概论》这门课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呢?我认为,由于《概论》所介绍是中医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最基础的理论,因而,它可以说是一本现代的中医入门书,是中医“登堂入室”的门径和阶梯。学习中医的同志,只有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了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才能为今后学习和理解中医经典著作及历代名著奠定基础。因而,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学好这门课,一定要牢固地掌握《概论》中所介绍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

在如何对待这门课的问题上,我觉得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浅尝辄止。持这种态度的同志认为:《概论》已将中医学的内容囊括无遗,只要学懂了它,就等于学成了中医。我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它将妨碍我们真正学好这门课。应该看到,《概论》虽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内容,但它毕竟只是对中医药知识的简要概括。这种概括,常常只能告诉我们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对于这些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它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什么指导意义?则或拘于篇幅,或囿于水平,无法详尽叙述。事实上,《概论》所介绍的知识与中医学所具有的“大千世界”比较起来,还仅仅是九牛一毛。我的一位老师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说中医学的内容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那么,我们现在给学生教授的《中医学基础》,就是博物馆前的简介橱窗。如果一个人仅在博物馆的橱窗前浏览一周,便认为已对博物馆的内容了如指掌,这显然是一种无知。另一种倾向是好高骛远。有些同志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忽视对《概论》这门基础课的学习,盲目崇拜中医的经典著作,在学识不足的情况下,去读《内经》、《伤寒》,结果往往事倍功半。这些同志违背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所以也难免要走弯路。

我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学习《概论》这门课时,既认识到它是中医治学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梯,同时又看到它仅仅是“登堂入室”的门径。从而,既能认真刻苦地学习和掌握它,又不轻易地满足于它。这样,才能更加自觉地学好这门课,为今后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之后,就要讲求具体的学习方法。一提起中医的学习方法,有些同志便一言以蔽之曰:“学中医的方法就是背。”我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它仅仅说对了一部分,那就是强调了对中医学内容的熟记。我们说:对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以至经典著作的名篇,一定要熟读牢记,甚至做到出口成章。因为没有熟读牢记,就谈不上深刻的理解与灵活的运用。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强调了熟读的重要性。所以,强调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熟读牢记是完全必要的,非此不足以成才。但是,学习中医不仅仅要求做到熟记,更要求能做到“精思”,也就是要学会对问题的分析归纳,综合演绎。古人说:“医者,意也。”就是要求作为中医必须善于分析,精于思辩。实践证明,只有如此,才可能将书本上分散介绍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因而,我们在强调熟记的同时,亦应提倡精思。只有将“熟记”与“精思”结合起来,才可能真正学好中医。正如前人所说:“熟而精之,神乃告之。”我想,这种方法乃是学习中医的基本方法,它同样适用于《概论》这门课。在学习《概论》时,如能真正学会和运用这种方法,是不难将《概论》学好的。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体会,具体谈谈在学习《概论》各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与方法。

《概论》一书共计十章。在每一章节的前面,编者都注明了学习的“目的和要求”,这是告诉学员在学习每一章时,应该掌握的重点,学员一看自明,勿需赘述。我仅就各章内容,从总的方面,谈些认识。

浅谈《中医药学概论》的学习

关于“绪论”与“中医药学在医疗上的优势”两章我认为就此两章的大部分内容来说,只要一般阅读,有所了解即可,不需要死记。但其中“绪论”中的“中医学的特点”一节,应该认真阅读,反复体会。在这一节中,论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两大特点,前者说明作为一名中医应该具有的宇宙观,以及怎样用这种观点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体的生命运动。后者讲述了中医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具体处理人与疾病关系的准则。这些是中医学的精髓,要求每一个中医必须熟练掌握并能自觉运用的。所以一定要精读。在初读本节时,理解往往不深,容易浮于表面,此时不要硬记,可待全书学完,再来重读此节,细心玩味,即可得其真谛。

关于阴阳五行“阴阳五行”一章,乃是全书的总纲。应该牢固地掌握其基本概念,并能运用它去理解以后各章的具体内容。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医的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药物方剂等学说里,无一不贯穿着阴阳五行学说这一基本理论。因而,可以说“阴阳五行”这一章,是全书的纲领,掌握了它,就好似拿到了一把钥匙,用它打开以后各章的“锁”。《内经》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以“阴阳五行”作为《概论》的要领,对于以下各章的掌握方可一通百通。否则,就会散漫无约,难得其要。在具体学习这一章时,应该首先熟记阴阳五行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然后,在学习以下各章时,都应经常参阅本章。例如,在学习“脏象”一章时,要自觉地运用五行生克的规律来认识五脏功能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对五脏相互关系内容的理解,来加深对五行生克规律的认识。这样反复地学习和体会,才能使“阴阳五行”一章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具有了充实的内容,才能认识到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决不是人为的臆造,而是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才能使阴阳五行学说变成自己的思辩方法,在今后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学习中,作到自觉地运用。

关于脏象 学习“脏象”一章,重点应放在对每一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特点的掌握上。在掌握每一脏腑的生理功能时,不仅是单纯的硬记,还应该象前面所谈的那样,运用已经学过的阴阳五行学说,在分析理解中加深记忆,同时还应该从气血津液的角度将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联系起来,以巩固记忆。例如:在谈到中医所说的“营血”时,就应该马上考虑到:心主血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肝藏血,肾主精,精可化血,肺主气,气行则血行等等。这样,通过连贯起来的思维,不仅可以使自己对血的生成、贮藏与运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亦可巩固对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的记忆。此外,在掌握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基础上,对每一脏腑的功能特点要尤其注意。因为当脏腑功能在因疾病而发生变化时,其功能特点上的反映往往最突出、最明显,因而,往往成为我们辨证的关键。例如: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肝属木,其气左升,喜条达而恶抑郁;肺属金,其气右降,又为娇脏,易于受邪;心火宜降,肾水宜升等等。如能牢记这些生理功能的特点,则可使我们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而且对今后提高临床疗效,也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经络 对于“经络”一章的学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掌握各主要经脉的基本走行。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的头胸手足的循行路线与规律。至于其反映出来的是动、所生病症,只要掌握经络与脏腑的络属关系及循行路线,就不难认识了。记得一位中医儿科医生告诉我:他跟一位老中医实习时,曾遇一咳嗽患儿,久嗽多痰,且每咳时大腿内侧必痛,经多医治疗不愈。该老中医诊查后,认为患儿的咳嗽乃脾虚痰盛所致,其每咳则大腿内侧必痛,乃是邪入足太阴脾经所致,遂与理中汤加二陈丸,药到病除。由此可见,熟练地掌握经络走行,不仅是针灸医师所必需,对于每一位中医来说也必不可少。

浅谈《中医药学概论》的学习

关于病因病机 学习“病因病机”一章,关键在于分清内外。中医对于病因的分析,始终强调外感与内伤,对病机的认识,首重属寒、属火、属腑、属脏。故分清内外乃是认识病因病机的关键。就其病因而言,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及饮食、劳倦、房室之分;就其病机而论,有风寒火湿燥,肝心脾肺肾之分。因而,在学习这一章时,注意辨明内外,方可分清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做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关于诊法 对于这一章的学习,不仅在于读书,尤应注重实践。对于望、闻、问、切四诊,除从书中了解其基本知识外,只有在实践中真睹其色,真识其脉,才算学会了这一章的内容。前人曾用“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来说切脉之难,我认为确实如此。如果仅从书本中背读了各种脉象及其主病,并不等于学会了中医的切脉。要想真正学会,非亲自实践不可。根据我的体会,这种实践一方面要多拜老师,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细心体会各种不同的脉象。另一方面要善于一边读书,一边实践。譬如,《概论》中讲到浮脉的脉象为轻取有余,重按不足,其主表证,主虚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周围的亲朋故友患感冒时,便可与他切脉,自己去仔细地体会这时的脉象与平人的脉象有何不同,书中所说主表的浮脉究竟是怎样“轻取有余,重按不足”的,然后再回来读书,如此多次反复,便可逐渐领会其中的奥妙了。我认为对于这一章,如果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即使能背诵如流,亦终难真正学好!

关于辨证 关于“辨证”一章的学习,我以为除去必须掌握各种辨证的基本法则外,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八纲辨证与其它辨证法则的关系,以及辨证中类似证的鉴别。在中医辨证诸种法则中,做为纲领性的辨证方法是八纲辨证,它可以说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所以在掌握八纲辨证法则的基础上,再深入了解其它辨证法则与八纲辨证的关系,既有利于对八纲辨证的理解,又便于对其它辨证法则的掌握。譬如:八纲辨证论述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种证候,对疾病的病位、病性及邪正的消长作了基本分析。而在脏腑辨证中,病位的表里由于脏腑的位置而确定,但寒热虚实的病情及阴阳属性都处在动态的变化中,我们运用八纲辨证的法则对每一脏腑有病变时表现出来的阴阳、寒热、虚实进行具体分析,就可以进一步确定该脏腑病证的阴阳属性、寒热性质与虚实状况,得出明确的辨证结论。这种从八纲辨证入手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执简驭繁地掌握其它的辨证法则。另外,在学习这一章时还应注意的是各种类似证的鉴别。因为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类似证的鉴别,才可能提高辨证的准确性。譬如:脏腑辨证中的“肝火上炎”与“肝阳上亢”,两者在症状上均可出现头痛目眩,耳鸣耳聋,心烦易怒,但前者兼有面红口苦,小便黄,大便硬等,更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等症状;而后者则兼见两目干涩,失眠健忘,肢麻震颤,以及舌红少津,脉弦细无力等症状。此二证虽有相似之处,但病因病机不同,辨证结论各异。这样的证候在临床上易于混淆,学习时应尤加注意。对于具有鉴别意义的典型症候一定要记牢。这样,才能避免辨证上的失误。

关于治则与治法治则与治法是中医理法方药中的重要环节,它与辨证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在学习这一章时,应时刻注意与“辨证”一章相联系。一般说来,中医学对每一个辨证的结论,均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法则。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等等。这些常法我们在学习时应该熟练地掌握。同时,在此基础上,对于中医特殊的治疗原则,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以及“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等,应更加注意,因为这些特殊的治疗原则在临床中多用于疑难大证或久治不愈的痼疾,如果使用得当,常可获奇效,但若使用不当,常常为害甚大,因此更应特别留意。事实上,在学习这一章时,如能既掌握常用的治疗法则,又能学会运用特殊的治疗方法,做到通常达变,对于今后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均会有较大裨益。

关于中药概说与方剂概说 我认为这两章的内容,《概论》一书是作为中药学与方剂学的常识来介绍的,所谈的均为中药、方剂中最基本的知识,今后在中药、方剂课程中还要深入学习。所以对于这些内容只要能学懂了基本概念,为今后学习扫清障碍即可。至于完全理解和掌握,不一定急于求成,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达到。

约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