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德格尔“此在”概念的语言哲学阐释

 暮雨晨钟 2019-10-29

“此在”(Dasein)概念是海德格尔几乎全部思想的精华所在,哲学界一直热衷于解读其背后的学理基础和思想渊源。本文通过语言哲学研究,尝试以“语言”为视角,从古希腊哲人对“存在”问题的原初思考入手,在综合的学科视野下探究海德格尔“此在”概念的语言哲学基础。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万事万物如何存在?”“何物存在或不存在?”这一系列问题构成了古希腊朴素形而上学的研究范畴。古希腊哲人们为何如此执着地探索存在问题?我国学者李洪儒从语言哲学角度提出了颇具新意的观点:“西方形而上学得以形成的真正根源在于,作为其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基础的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的语言具有区别于其他任何语言的特点,这就是‘在’与‘是’同一。语言学研究指出,印欧语系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系之一,其成员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波兰语等四百多种语言。形而上学发源地古希腊所使用的古希腊语以及本体论哲学蓬勃发展时期所使用的现代希腊语、拉丁语、德语等都是印欧语系语言。早在18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已经发现,印欧语系的绝大多数语言都是具有诸多共性的屈折语(inflected language)。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术界获得重要发现:印欧语系绝大多数语言中的系词都有两个基本含义,即“是”和“存在”,英语to be、德语Sein、俄语есть等词汇都是如此。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的语言则不存在这一现象。相关研究指出,在《左传》问世之前,汉语中没有“是”,“是”大概在秦末汉初才确立起来。并且,汉语中的“是”没有“在”这个含义。“在”与“是”同一意味着,说某物“是”的同时,也就给出了这个事物的本体论承诺,即此物“存在”。这是印欧语系语言的一种独特“编码方式”(coding),它使得“存在”先验地具有意义。正因为如此,形而上学家们才会不断追问“存在”本身是什么,万事万物如何“在”或“是”。

古希腊形而上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最早关注古希腊语“在”与“是”同一现象。他认为,“是”这个词的两个意思具有本质联系。既然万物皆为“是者”(beings),那么“是者”就应当是具有某种形式的“存在者”。由此,“存在”被视为一种普遍真理与本质,也即构成世间万物的本源。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一系列特性:它不是产生出来的,因此也不会消亡;它是完整的、唯一的、不动的、无限的;存在物不可分解。后来的哲学家们正是通过对这些规定的不断批判与修正,推动形而上学不断发展。这样看来,形而上学原本诞生于语言,巴门尼德正是历史上第一位语言哲学家,他通过“语义上行”(semantic ascent)的语言哲学方法确立了形而上学与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在现代哲学语言转向的助推下,海德格尔继巴门尼德之后把对存在问题的思考再度引向语言。在系统梳理和区分“存在”“存在者”“存在物”等概念的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此在”,并以概念细腻刻画人的存在方式,从而建构出一种“此在存在论”(Dasein theory),实现了西方形而上学史上的第二次语言哲学革命。 

海德格尔的此在存在论也被称为“基本本体论”(fundamental ontology)。之所以强调“基本”二字,是因为在海德格尔之前,形而上学囿于对“存在物”而不是“存在”本身的研究。“此在”概念的提出开启了对“存在”本身“如何存在”的探寻。“彻底解决存在问题就等于说,某种存在者(a being),即提出问题的存在者的存在,使这种存在者透彻可见(transparent in its being)。作为某种存在者的存在形式(a mode of being),这个问题的提出在本质上由问题本身规定,即由存在规定。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自己本来所是的存在者,就是除了其他可能的存在方式以外还能够对存在发问的存在者”。从这一论述不难看出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先验自我”(transcendental subjectivity)概念的批判性发展。他认为,能够讨论存在本身的存在者只有“我们自己”,存在问题归根结底是主体如何存在的问题。“主体的存在”与“存在”本身具有“与众不同的(distinctive)关联”。

经过语言哲学反思,海德格尔同样以语义上行为方法将这种对“关联”的追问诉诸语言。“此在”概念的提出相当于为“存在”本身加上了定冠词(definite article)——“主体的存在”也就是由“存在”(Sein)发展而来的“此在”(Dasein)。某个名词被加上定冠词,意味着它被定位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这表明,“此在”是居于特定时空之中,并被其所处时代赋予意义的存在。进一步来讲,在德语中,Da这一小词通常指这里、那里或这时、那时。海德格尔把 Da 解释为 Lichtung,其字面意思是密林之中出现的“林间空地”。我国学者一般把该词译作“澄明”,也有人直接将它译为“场”或“敞开之境”。海德格尔以Da描述此在(Da-sein),从而使其获得了某种境域性。被置入境域之中的此在亦即被赋予时代内涵的主体。质言之,“此在”概念同样诞生于语言编码。这种语言哲学阐释弥合了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之间的鸿沟,同时构成了此在存在论的思想内核,它的形成以语言哲学反思为基础、以语义上行为方法、以概念解释为框架。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特定时空之中的主体的存在,此在这一概念被限定于具有特殊时代内涵的特定语言系统。这就是说,此在是居于特定语言之中的主体,时代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语言理解为一整套与时代因素相契合的知识系统,它将时间、空间与主体要素融于一身。

形而上学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时至今日,古代哲人们的思想依然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启迪。本文对海德格尔“此在”概念的语言哲学阐释表明,第一,“存在”与“此在”的诞生皆以印欧语系语言为基础。据此而言,哲学可以被视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古希腊哲学正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地方性,才成为“世界性的哲学”。第二,哲学和语言哲学领域通常把海德格尔的思想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并将两者对立。“此在”概念的语言哲学阐释使两者之间的联系浮出水面:“此在诞生于语言编码”也正意味着“主体居于语言之中”。第三,从语言研究来看,被限定于特定时空的此在栖身于语言之中。这样,语言的运作机制就与主体的存在方式“领会(理解)”(understanding)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研究将把我们引向更为复杂和深入的语言本质探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新词生成与存在的语言哲学研究”(17CYY03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