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阴病】

 医道无涯 2019-10-29

概述

伤寒六经病之一,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心、肾、阴阳、气血俱虚,以全身性虚寒、虚热或阳郁为主要特征。其病位在里,病性多属阴、属虚、属寒。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香燥。

证候

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

证候分析

寒化证
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
热化证
分阴虚阳亢和阴虚火旺两种。
(1)阴虚阳亢: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2)阴虚火旺:下利、小便不利、咳嗽、呕吐、口渴、心烦不得眠。
3.少阴兼证
(1)少阴兼太阳表实证:发热恶寒无汗、足冷、脉反沉。
主方: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
(2)少阴兼阳明里实证:口燥咽干,腹胀鞕满而痛,不大便或下利清水。

病因病机

他经传来、外邪直中等原因引起。

诊法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辨证论治

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脉细等,结合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进行辨证论治。

主要治则

以急温少阴为主。

治法

以急温少阴之中药汤剂为主。

内治法

1.寒化证
方药:四逆汤。
药物:熟附片、干姜、炙甘草。
2.热化证
(1)阴虚阳亢
方药:黄连阿胶汤。
药物: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
(2)阴虚火热
方药:猪芩汤。
药物:猪苓、茯苓、泽泻、阿胶(烊化)、滑石。
3.少阴兼证
(1)少阴兼太阳表实证
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
药物:麻黄、附子、细辛(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炙甘草、附子(麻黄附子甘草汤)
(2)少阴兼阳明里实证
方药:大承气汤。
药物: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日常调理

注意作息,调整情绪。

饮食调理

饮食清淡、营养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