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千亿路上又曝事故!工程质量安全到底该怎么保?

 AndyW3 2019-10-30

已近年底,就在大家全力进行业绩冲刺的同时,又有安全事故爆出——贵州某地产商业项目的在建停车场,发生了大面积坍塌。

大家有没有想过,同处冲千亿的路上,为何有些房企频频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有些却能保质保量并赢得客户口碑

疏通经脉才能使全身舒畅!云链君发现,那些在冲千亿的路上走得更显从容、稳妥的房企,除了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新工具来保障质量,还有一个最大的动作——调整工程线组织架构以让进度、质量、安全相关的制度落地顺畅

那么,这些房企都是如何调整工程线组织架构的在改革的过程中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现在,就让云链君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三级管控下必须的微调

1、三级金字塔管控模式最常见

为做大做强,“走出去”成了绝大部分中小房企的唯一选择——从本地走向异地、从异地走向全国,组织架构也从“公司-项目”到“集团-城市-项目”三级架构,再到“总部-区域-城市-项目”四级架构。

而在冲千亿刚越过千亿的房企里,绝大多数采用了三级管控模式

其中,集团工程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指导,设定工程管理规范、标准,并监督;城市公司一方面接受集团工程管理中心的监督和管理,制定城市公司管理标准,另一方面对项目部的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指导,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项目层级的主要工作便是执行和反馈。

该模式适合处于成长期且进行全国布局的房企,集团与下属子公司的关系主要通过战略协调、控制和服务而建立,而且集团几乎不干预子公司的具体日常经营活动。

采用该模式的房企有三点需要重点注意:

第一,关于放权

放权绝对不能一步到位,最好采取分级授权的管控机制,即根据区域公司成熟度进行差异化授权。同时,在放权的时候,总部要引领城市公司建立完善的权责体系和流程管理制度。

比如Z企,它的放权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根据城市公司成熟度,进行差异化授权;二是工程、成本、设计、营销等职能有限下放,体系运作成熟后逐步放开授权。

第二,关于准化

随着规模进一步扩张,如何降低操盘风险,确保各个项目产品水平能在标准之上?这个时候必须构建完善的标准化体系

如果房企总部没有做标准化,那么每做一个项目都要重头来过,团队做事情没有方向和标准,效率低下,浪费很多管理资源,操盘风险很高。如果企业总部要战略化转型,一定要考虑先输出管理标准,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企业管理资源。

第三,关于快速复制

当项目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分散,如何快速复制工程管控模式以便新孵化公司迅速落地,便是集团需要花精力考虑的事。

以Y企为例,其新增设了一个叫新区域管理中心的部门,主要负责协助仍处于业务孵化阶段的新区域公司快速落地完善组织。该部门的成立,打破了组织边界,实现资源、人才和技术在集团内部及区域之间的共享。同时,还通过强化职能管控力度采取集团直管增加分管副总裁审批点对点帮扶等措施,帮助新公司快速落地。

2、不一样的三级,区域也管控项目

虽说大部分房企采用了牢固的三级金字塔模式,但也有部分房企会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集团目标作出一些调整。

比如J企,其项目覆盖中国7大区域50多座城市,项目多且布局分散度很。根据这样的项目分布特点,其采用了“集团-区域-城市”的三级管控模式,且由于还处在架构调整过渡期,目前区域不仅直接管理城市公司,还同时管控其所在城市的项目

不过,该模式应该只能算是J企的一个过渡,否则,区域层级的工作职责容易变得沉重和发生混乱,不易于集团进一步放权和管控。

3、创新的三级半管控模式

D企,在工程管理上原本采用的是“集团-区域-城市”三级管理架构。随着产品质量前三”目标的提出开工项目增多,D企希望从技术角度全面提升产品品质以匹配企业目标,故而将组织架构调整为三级半——在区域层级设置了一个“区域总工”职位,以承接集团与项目之间的技术管理

4、深耕某地的房企,可采用二级强管控

对于深耕某一区域或城市的房企来讲,“公司-项目”的二级管控模式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比如广州的Y企,目前的项目绝大部分集中在大湾区。在这样的情况下,Y企采用了二级强管控模式,所有决策均在公司层面,项目只负责执行

当然,由于项目的增多,Y企也在考虑放权。目前其放权定制了很严格的原则,那就是集采、制度、施工单位绝不放权,能放权的只能是操作层面的,比如报销、签证、小额招标等。且对于放权的内容,总部还会定标准。

精装甚至独立成线

为匹配战略目标,房企在调整组织架构的同时,一般还伴随着管理线的调整,一般会强调品控线,进度线或成本线等。而随着精装修成品房占比的增高,精装房成为房企获得品质口碑的重要产品,部分冲千亿房企开始聚焦精装修,甚至将其单独拎出成线

比如D企,集团层级上,在原有的工程综合组和工程技术组基础上,新增了工程精装组,并对应到城市层级的工程精装模块

而Z企,则是直接建立了精装修管理部,分“控股集团-区域集团-区域公司、事业部”三级管控。其中,集团的主要职责为制定制度、搭建体系 ;抓头尾,控风险;完善模板;考核排名。具体管理重点见下图。

人员配置合理优化

组织架构调整,必然伴随人事调动。合理的人员配置能够让团队迅速发挥职能。

区域/城市层级,主要聚焦管理人员的配置,其配置原则为:人员少而精,应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一专多能;当项目少时宜采用兼岗方式。

数量方面可以参考Z企:工程总监1人;工程管理岗则根据年度施工面积进行配置,年度施工面积40万方配置1人,3人后80万方增加1人。

项目层级上,人员配置一般由项目类型、项目周期、管控模式、开发规模、合作单位能力等因素决定。以下标杆房企的项目人员配置方案可供大家参考。

L企在工程管理上采用的是大工程管理模式,其工程职能延展至项目全周期,故而在团队组建方面,其遵循的原则是:拿地时确定项目总,确定管理人员,确定快速推进;主要岗位人员内部择优确定,以老带新模式,保证内部高效。人员配置数量如下图:

在人员数量选择方面,可以根据工程规模大小进行配置,比如下图,为某房企在人员配置方面的最低标准:

W企,项目遍布全国且数量众多,其做法是按照项目数量和特征,将项目分成了ABC三类,然后按项目类型进行人员配置:

而越来越受重视的精装方面,则可以考虑按照项目户数来进行配置,比如Z企,其在精装人员配置方面的做法是:精装工程师平均每人负责200-300套左右,水电工程师每人负责400-600套左右

小结

为适应进一步的发展,想冲千亿的房企,必然要进行组织架构改革。而在房企组织选择方面,没有十全十美的组织架构,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自己的战略和组织能力出发,抓住行业大趋势,选择和优化与公司阶段性战略最为匹配的组织架构,帮助公司解决本阶段的主要问题。在组织架构方面有其他见解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