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济天下实践分享(一):中焦淤堵

 chi_ping 2019-10-30

所谓郁脉,即气郁在某处,郁者,不畅也,郁堵也。指下脉感:粗大,一般总按浮中取即明显,通过循抚法感知。哪部脉郁大,则对应的形体或脏腑部位能量有郁堵,或因虚而滞,或因实而滞,治疗以疏散为主。郁脉偏浮取为腹郁,偏沉取为脏郁。

郁脉常见部位为双关部,这里重点讲双关郁的情况,左关浮郁(偏内侧)为胆郁;左关整体郁大为肝郁;右关浮郁为胃郁;右关沉郁为脾郁。

双“申”脉象示意图

胆郁症见:胆小易惊、犹豫不定,易鼻炎,口干口苦、头两侧疼痛。肝郁症见:胁胀痛、胸闷胀、善叹息、脘腹胀满、情绪不畅等。女性见月经有血块、经前乳房胀痛、烦躁,男性若郁浊多有脂肪肝;左关整体郁大,轻取即得,多为饮酒脉。胃郁即胃失通降,症见:胃部胀满不舒,到饭点不知饥,嗳气,打嗝,反酸。脾郁即脾滞,多因湿邪、热邪、食积、气郁等引起。症见饮食不消化,食后腹胀,纳差,便溏,舌质胖大,不喜饮水,手心脚心发热烦躁,饥不欲食,食积等。

双“申”脉象示意图

在把脉中发现现在双“申”脉的人很多,多数人存在左关右关均郁的情况或有的人存在左关郁,而有的人存在右关郁,症状少有单独一个出现,多数症见多样,病情似很复杂,其实就是人体的枢纽发生了淤堵现象,造成了交通不畅,能量分布不均匀。

足反治疗中把足分为上中下三焦,而关郁脉体现在足上即足中焦的能量有淤堵,相对导致足上、下焦能量不足,足反治疗时碰到这种情况只要把中焦相对较足的能量向能量相对不足的上下焦疏散就好了,治疗操作上简便易行,只要利用纯手法或借用工具把中焦向上下焦刮按即可达到效果。

这种案例在足反治疗中有很多,左关郁重点操作左脚,右关郁重点操作右脚,双脚均郁,就双脚调理,通过一次治疗后再把脉,脉象相对平和很多,经过多次治疗,症状逐渐减轻直到消失。

患者,男,42岁,就诊时症见打嗝,气逆,腹胀难忍影响睡眠,不知饥。第一次治疗,全脚诊断,基本上每个反射区都疼痛异常,尤其足底中焦触碰即疼痛难忍,考虑患者病程较长,采用全脚调理重点调理中焦的方案,一次治疗排出大量黑色大便,奇臭难闻。后患者感觉腹胀一天比一天轻,经过20天治疗,全脚反射区疼痛均轻,腹胀仍有但不再影响正常生活。嘱其回家自己通过足反进行治疗,2个月后复诊全脚除大脑反射区和肠道反射区仍有痛感外,其余反射区已无痛感,自觉仍偶有腹胀外,身体状况不错。(回家的两个月里,坚持每天给自己做足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