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卉

 子子mr 2019-10-30

《红色摇篮-瑞金中央临时政府旧址》240x200cm(13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

张卉(女)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重大题材主题性美术创作等项目参与者。作品入选第13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展;获2014全军美展优秀奖;入选第四、五、六届全国青年美展等。

《归去来》

《清宵》

张卉的水墨综合

郭宝林

上古先民绝不曾预想到:千万年后,人类随手的涂画被称为“艺术”;就地取材以土石做颜料被称为“综合材料”绘画。人类的进程似乎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也似乎一切都没有逃脱轮回的大循环法则。前行的路径注定与原点渐行渐远,但也常常是对原点的回望与折返。不满既有,但求变化,同样,极尽铅华,便思归真。

《河开》

“综合材料”这一绘画形式,1908年出现于西方,1980年代传入中国。然而,从所取媒介材料与创作观念及方式的角度,本质上无疑是一种“返祖”现象。其接地气的原始与质朴性,自由多变的形式风格,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反而显得新颖独特,成为艺术进程中的又一个标志,并且成为一种艺术观念与思维的存在。同时,综合材料绘画既是一个独立的画种,也是可融于国画、油画等其它画种的艺术表现方式。张卉就是近年来将“综合材料”融入国画创作的艺术家。张卉的这一动机,无疑缘于她对现今社会文明情态,以及对艺术观念与流变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审美情趣的朝向,进而付诸于创作实践。

《辉煌的征程》200X400cm(国家重大题材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作品)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升,追求愈加深化与精致,活着的方式愈加优越、优雅,同时,方便且慵懒起来;术业分类愈加细化具体,实践愈加机械与技术,且多有规则与套路,人的本真情感介入与呈现,渐次消解……面对悠久的岩画、陶器,那种直扑的稚拙与朴茂,人们往往生出莫名的感动与亲切之情。这不仅仅是时空的跨度感,更是那种人性本真介入的质朴、自然的魅力,说白了就是发自心性的、任性的“手工活儿”,主观、自由、即兴,天人合一的不假雕饰。张卉在把控现代造型意识与图式构成的前提下,所思考所追寻并付诸实践的,正是这样的艺术呈现特质。她痴迷于将水墨与综合材料从观念到实践融为一体,延伸国画的表现语言与形态,却又不失中国画的本质精神。


《辉煌的征程》(局部)

“综合材料绘画”与“贫穷艺术”类似,就地取材,打破成规,或借物表意,或点石成金,自然奔泻而忽生惊喜。张卉在笔墨描绘的“框定”下,在大效果的构想与预判下,借助纸、土,甚至金属等天然现成材质进行拼贴、泼染等混合手段与创作流程。从而使自己自然而然的、潜默的进入一种返璞状态,反过来,这种状态又直接作用于作品归真的效果,甚至是意外的惊喜迭出。以内向经验与理性的匠心,以外向激情与灵气的喷涌,演绎情理与意外的魔性幻化,从而完成自洽。笔出理性,冲染则出率性,反过来这种人为掌控的率性化,自然会映射与释放出人性化。墨与汤的交融,线与块的冲撞,或挤出线性,或横溢成没骨。凡此种种,综合材料绘画似乎更契合抽象或半抽象形式,然而,张卉沉醉于将零散的抽象局部,化为具象的整体,这种带有大写意趣味的呈现,相对于纯水墨的挥洒及泼染,更具有天然漫漶的自由以及混杂的粗粝而精致、原始而现代的异样肌理形态。张卉氤氲朦胧,迷离含蓄,斑驳璀璨的图式质地,向内的近观,导向一沙一世界的浩淼微妙;向外的远观,则是现实物象的揭示与映射。

 《辉煌的征程》(局部)

张卉的呈现,似乎使观赏者混杂着视觉、听觉、触觉等相互交错与挪移转换的感觉,生发出一种陌生化的活泼而新奇的意象。张卉以她的水墨综合,诠释了她的作品的“通感”或称“移觉”性。

2019.10.10

《圣途》

《濯》之一

《濯》之二

《濯》之三

《濯》之四

《苏园一隅》

《步无尘》

《朝云瑞日》

《无处不飞华》之一

《无处不飞华》之二

《一把交椅》

《塘》

《碧波霞彩》

《大青山一家人》

《驰骋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