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距20考研仅剩52天—【问诊】常考点汇总

 康泰wjr图书馆 2019-10-31

第五章 问诊

第一节 问诊的一般内容

考点一:主诉、生活史、家族病史、既往病史

考点击破

1.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如“发热咳嗽3天,加重1天”。

2.个人生活史,主要包括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小儿出生前后情况等。

3.家族史是询问病人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子女等人的健康和患病情况必要时询问家属的死亡情况,以辨别遗传性疾病与某些传染性疾病。

4.既往史包括病人既往健康状况和过去曾患过何种疾病,是否接受过预防接种,有无药物或其他物品的过敏史,作过何种手术治疗等。小儿应当注意询问预防接种、传染病和传染病接触史。

考点点拨

此考点主要考查个人生活史、家族史、既往史所包括的内容。

考点二:问现病史

考点击破

现病史是指病人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治的经过。

1.发病情况   

主要包括发病的时间、原因或诱因、最初的症状及其性质、部位,曾作何处理等。

2.病变过程   

一般可按疾病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询问。如某一阶段症状的性质、程度、病情好转或加重情况;何时出现新的病情,病情有无变化规律等。

3.诊治经过   

指就诊前已经在其他医院进行过的诊断和治疗。

4.现在症状   

现在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虽然现在症状属于现病史的范畴,但因其包括的内容较多,是问诊的重点,故另列一节专门讨论。

考点点拨

此考点主要考査起病与现在症状包括的内容,常与既往史、家族史、生活史等相兼出题,注意辨别。其中问现在症状是中医诊断的主要内容,在以后的章节会具体阐述。

第二节 问现在症状

一、问寒热

考点一:寒热的概念、表现类型和临床意义

考点击破

1.“寒”指病人自觉怕冷的感觉。临床上有恶风、恶寒和畏寒之分。

(1)病人遇风觉冷,避之可缓者,谓之恶风。

(2)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缓解者,谓之恶寒。

(3)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够缓解者,谓之畏寒。

2.“热”指发热,包括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而病人自觉全身或局部(如手足心)发热。

3.寒与热的产生,主要取决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阴阳的盛衰两个方面。

考点点拨

此考点一般熟悉即可。

考点二:恶寒发热的概念、表现类型和临床意义

考点击破

1.概念   

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古人有“有一份恶寒就有一份表证”的说法。

2.恶寒发热的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

3.尽管恶寒发热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但某些里热证亦可表现为寒热并见,如肠痈、疮疡、瘟疫及邪毒内陷等。

考点点拨

这一考点的重点是各个寒热表现类型的临床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恶寒发热虽然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但某些里热证亦可表现为寒热并见。此考点有出题的可能性。

考点三:但寒不热的概念、表现类型和临床意义

考点击破

1.概念   

指病人只感寒冷而不发热的症状,是里寒证的寒热特征。其怕冷的产生,多为感受寒邪致病,或为阳气不足而阴寒内生。

2.但寒不热的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   见下表:

考点点拨

这一考点的重点在于每种表现类型所对应的临床意义,证型主要有两种:虚和实。另外表证初期亦可出现但寒不热的症状。此考点属于了解性内容,出题的可能性不大。

考点四:但热不寒的概念、表现类型和临床意义

考点击破

1.概念   

指病人只发热,而无怕冷之感的症状。多系阳盛或阴虚所致,是里热证的寒热特征。

2.但热不寒的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   见下表:

考点点拨

此考点是问诊部分的重要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潮热,这一考点历年来反复出题,而且形式多样,涉及的面也比较广。

考点五: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和临床意义

考点击破

1.概念   

指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是正邪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反映,为半表半里证寒热的特征。

2.寒热往来的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   见下表:

考点点拨

这一考点属于问诊的重点内容,主要掌握寒热往来各个表现类型和对应的临床意义。在考题中,易以鉴别题的形式出题。在记忆方面,可采取抓对应关键词组的方法:寒热往来无定时——少阳证,寒热往来有定时——疟疾、热入血室,然后对临床表现进行理解和比较。由于考研题目都是选择题,故能选择出即可,不必强行全面记忆。

二、问汗

考点一:问有汗无汗的表现类型和临床意义

考点击破

考点点拨

此考点属于一般理解性内容,有出题的可能性。记忆时请努力找出关键词,如表证无汗——风寒表证,关键词的记忆是一种比较高效、简洁的方法,适用于中医综合的所有复习内容。

考点二:问特殊汗出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考点击破

考点点拨

此考点是问诊部分的一个重点内容,重点在于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与意义。记忆时可先记忆临床意义中的关键词,如气虚、阳虚等,再对其临床表现进行理解,能选出答案即可。

考点三:问局部汗出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考点击破

考点点拨

此考点是问诊部分的又一重点内容,考题以多选题居多,要求全面记忆,做到不能落项。复习的重点是头汗的临床意义,历年来反复出题。记忆的方法还是需要抓临床意义中的关键词,再行理解其对应的临床表现。

真枪实练

1.病人有无遗传性疾病,属以下哪项内容(单选)

A.既往史

B.家族史

C.个人史

D.婚姻史

E.生育史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B。询间家族史,特别是直系亲属疾病情况,可以帮助诊断某些传染病和遗传病。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伤风表证特点的是(单选)

A.恶寒重发热轻

B.发热重而恶风

C.恶寒而不发热

D.发热轻而恶风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D。此题旨在考查伤风表证的临床表现。详细解析参见考点击破。

3.身热不扬的表现,多由于(单选)

A.脾气虚损

B.阴经郁热

C.外感风热

D湿遏热伏

E.阳明腑实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D。潮热分阳明潮热、湿温潮热和阴虚潮热。其中湿温潮热的特点就是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脾气虚损可见长期微热,并有气虚表现;阴经郁热可见长期低热,并有阴虚特征;外感风热可见恶寒发热,且发热重恶寒轻;阳明腑实可见日晡潮热。

4.症见寒战,继而高热,反复发作,每三日一次,多见于(单选)

A.少阳病

B.湿温

C.疟疾

D.瘟疫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C。病人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常见于疟疾。

5.自汗与盗汗并见的常见原因是(单选)

A.血液亏虚

B.阳气不足

C.阴液亏虚

D.气阴两虚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D。阳气亏虚,不能固护肌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故见自汗;阴虚阳亢而生内热,入睡则卫阳由表入里,肌表不固,内热加重,蒸津外泄而汗出,故见盗汗;若气阴两虚,常自汗、盗汗并见。

6.但头汗出的病机有(多选)

A.外感风热

B.上焦邪热

C.中焦湿热

D.虚阳上越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BCD。上焦热盛,火性炎上,迫津外泄;中焦湿热蕴结,湿郁热蒸,迫津上越;元气将脱,虚阳上越,津随阳泄。三者均可出现头汗。外感风热会出现全身的汗出,不局限于头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