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8年深圳市房地产市场报告

 叠书山房 2019-10-31

(四)存量住宅交易量大幅缩水,岁末始回升;价格下行幅度平缓

1.存量住宅全年交易量大幅缩水,自2000年来首次下降,存量交易回调幅度超过新建

从历年销售面积看,2008年1∼11月,存量商品住宅交易面积309.7万平方米,环比降幅65.4个百分点,自2000年以来首次下降(见图12)。

存量与新建商品住宅交易面积比例,由2007年的1.86∶1降至0.994∶1,二者市场份额发生逆转,存量交易量开始低于新建,市场更为低迷。其原因有二:一方面,观望情绪使然;另一方面,新建商品住宅价格走低,也抽走了部分对存量房的需求。

2.各月交易波动幅度存量逊于新建,岁末回升

从各月销售面积看(见图13),存量商品住宅交易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波动态势,交易量和波动幅度均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与2007年比,2008年1~8月平均同比下跌7成,落差巨大,这主要由于2007年上半年交易旺盛,而2008年上半年却延续调整所致。9月份同比跌幅也大约5成。10、11月逐渐恢复,同比跌幅维持在3成。

存量商品住宅交易套数波动温和,幅度逊于新房,并受新房价格影响显著(见图14)。5月份新房价格探底,存量日均成交134套,低于新房日均153套。7月份新房价格较高,存量日均成交135套,远高于新房日均82套。11月份之后在利好政策刺激下,存量房交易温和增长,12月份日均成交156套,达全年最高,被压抑的存量房刚性需求开始释放。

3.各月交易价格平缓下降,岁末走稳

2008年各月存量商品住宅销售价格调整幅度平缓,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年均价11631元/平方米,12月份比1月份降低14.0%。1~3月,存量住宅价格低于新房,交易量高于新房。由于春交会期间新房降价促销,4~5月存量住宅均价反超新房。6、7、8月价格稳步下行,加之大量豪宅入市拉高了新房价格,存量住宅交易量高于新房。9月份后,伴随新房价格下行,存量住宅价格继续步入下行通道。由于持续降息、营业税下调等政策出台,降低了二手房交易成本和门槛,12月存量商品住宅价格10933元/平方米,全年首次止跌。

(五)写字楼市场供求格局发生逆转,市场深度低迷,价格下跌

相比2006、2007年写字楼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2008年供过于求(见图15)。2008年1∼11月,供应达17.35万平方米,虽不及2006年,但比2007年同期增加75.1%;销售仅3.43万平方米,比2007年同期下降83.3%,吸纳率不到20%,市场深度低迷。

从近三年价格数据看(见图15),销售均价自2006年大幅上扬,2007年达最高,2008年转而下跌,降为20605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3%,高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0.9%的降幅。

(六)商业用房市场供过于求加剧,市场深度低迷,价格跳水

自2006年以来,深圳商业用房一直供过于求(见图16)。2008年1∼11月,供应达54.15万平方米,与写字楼市场格局类似,供应虽不及2006年,但比2007年同期增加42.7%;近三年销售一直处于下行通道,2008年仅15.7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4%,吸纳率29%。2006年以来的供过于求,2008年程度加剧,市场深度低迷。

从近三年价格数据看(见图16),深圳新建商业用房销售均价2007年达最高,2008年大幅下跌,降为12127元/平方米,甚至跌破2006年水平。2008年价格同比下降37%,跌幅高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0.9%、写字楼价格同比13%的降幅,价格跳水。

二、土地市场交易清冷,居住用地量价齐跌,各类用地差异显著

从历年住宅用地出让面积看(见图17),自2001年以来总体呈减少趋势。基于2006年房价高涨形势,出让面积有所增加,之后再度减少,2008年仅出让82.17万平方米,达8年来最低,环比下降40%。

2008年1~11月,全市共推出各类用途地块105宗,土地总供应面积395万平方米。成交71宗,流标比例达32.4%,略高于2007年;土地总成交面积270万平方米,吸纳率仅68.4%,土地市场交易清冷。其中,居住用地全市共推出17宗,供应面积135.41万平方米。仅成交8宗,流标比例高达53%,成交面积82.17万平方米若地块用途为综合功能,则用地类型的划分标准以主功能原则定类。,面积吸纳率仅61%。出让宗数和面积同比跌幅分别达86%、40%,延续自2006年以来下降趋势。同时,居住用地地价也大幅下挫,在已出让的8宗用地中,有6块以底价成交,平均楼面地价由2007年3278.98元/平方米降至1553.66元/平方米,降幅高达52.62%。

2008年深圳居住用地市场清冷,主要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不明朗,以及开发商资金链紧张甚至短缺所致。同时,政府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重拳打击囤地行为,国务院于2008年1月7日下发《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深圳市陆续出台《深圳市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方案》《深圳市土地闲置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文件,依法处置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也促使开发商理性拿地。

商业办公型用地共推出18宗,供应面积11.53万平方米。成交达16宗,流拍2宗,流标比例较低。成交面积10.02万平方米,面积吸纳率达87%。平均地价72685元/平方米。商业办公型用地成交相对活跃,源于深圳市良好经济基本面以及政府“总部经济”政策的推动作用。其他类型地块包括工业用地、机场用地以及停车场用地等,共成交47宗,流标比例为33%。

综上,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已波及土地市场,土地交易趋于理性,土地价格开始逐步回归其应有价值。

三、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加大,城中村改造举足轻重

(一)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加大

据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住宅状况调查显示,深圳全市共有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1800万平方米,总套数约20万套,占全市住房总量的7.3%,所占比例较小。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是深圳市住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8年6月,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市规划局出台《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2008年度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4.58万套,占总住房套数的29%;建筑面积228.4万平方米,占总住房面积的19%;其中,经济适用住房0.78万套,建筑面积38.4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3.8万套,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

2007年深圳市向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6006套,于2008年1月起受理,是深圳市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后第一次大规模出售出租。其中,经济适用住房3142套,公共租赁住房2730套,廉租住房134套。除公共租赁房尚有部分剩余外,经济适用房供不应求。为此,2008年深圳市再提供保障性住房2726套,其中,经济适用住房2209套,公共租赁住房517套,并于2008年12月开始组织租售工作。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持续加大,满足了部分低收入家庭需求,对平抑人们对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价格预期有一定作用。

另据本机构研究发现,深圳市当前所推出的经济适用房占所出售的商品住宅的比例还较低,经济适用房推出数量尚不足以明显影响商品房价格。根据香港公营房屋对私营市场楼宇调控经验,随着经济适用房推出比例的提升,政府据此调控商品房价的能力将逐渐显现。

(二)城中村改造举足轻重

城中村改造是深圳房地产建设的一大特色。一是其规模庞大,据《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显示,至2007年底,原村民自建私房建筑面积约1.2亿平方米,主要位于城中村,占全市各类住房的46.2%,总量最多、规模巨大。二是其区位良好,由于历史原因,深圳城中村往往交通便利,适合住房和公共设施建设。释放村内土地集约再利用,对增加城市中心区域商品房供应、平抑过高房价大有裨益。如2008年下半年开盘的阳光花地苑、南光城市花园等通过旧改建设的小户型商品住宅项目,所取得的良好销售业绩,就源于其较好的区位、较低的价格。

在2008年1月30日公布的《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年度实施计划》中,计划旧城旧村改造建设商品住房3.37万套、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0.27万套,占总住房套数23.2%。城中村在房地产开发和住房保障中的角色日趋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