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体式——形意拳步法训练的关键——固根筑基

 花豌豆荚 2019-11-01

三体式——形意拳步法训练的关键——固根筑基

步法是武术锻炼的重要一环,形意拳对步法的要求尤为严格。形意拳称头、肩、肘、手、胯、膝、脚为“七拳”, 又说“万法出于三体势”;“脚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脚踪正意勿落空,消息全凭后腿蹬,蓄意须防被敌觉,起势好似卷地风”;“脚踩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从这些前人的经验来看,毫无疑问,形意拳的步法不仅是形意拳的基础,而且是技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式——形意拳步法训练的关键——固根筑基

尚云祥之女尚芝蓉的半步崩拳

形意拳步法的训练,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关键。

第一步功夫主要是固桩筑基,求下盘固若磐石,手脚顺遂协调,核心在于求整——形整、劲整、意整。

后两步功夫,则求灵——运用圆通活泼、渐至随心所欲的地步。

然而,只有在第一步功夫把基础夯实,坚持日久,才能水到渠成,登堂入宝;若第一步功夫含糊其事,后两步的提高也就难以指望。

步法的传统训练方法,首先是站桩,站三体势桩(顺势虚步)。通过站桩,使全部要领形成定型,进而再训练活步三体势,一般以五行拳(劈、崩、钻、炮、横)为体。五行拳的步法,原来都是采取不同规格,或顺勢、或拗势的跟步三体势(后脚蹬地前跟半步成三体势)。

自孙禄堂先生教人时,练劈拳先练“静步”,三体势劈拳(即前脚垫步后原地不动)。训练之初,一动一停,半练劈拳半站桩:垫步后站独立步桩;劈掌后站三体势粧。出步出手重在意、劲、形完整合一,把全身要领顾及周全,不图拳势连贯,只求动作协调。当静步劈拳按要求定型后,再转入跟步三体势劈拳训练。“靜步”劈拳的难度,介于站桩和跟步劈拳之间,増加这一中间层次,看似烦琐,实践证明,它比由站粧直接过渡到跟步三体势,确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体式——形意拳步法训练的关键——固根筑基

三体势具备着形意拳的全部要领,顺步三体势的要领,可从身体以下九个部位去把握:

身——躯干要正直,半正半斜(由肩至臀半面向左或向右);脊柱要挺,心窝微含,尾闾中正,脊背要圆;丹田要抱,气不外散;心意要抱,临敌有重;两肋要抱,出入不乱。

头——头为一身之主,项挺头顶,振起精神,后三关易通;耳要聪、目要明,合唇扣齿,舌抵上腭,鼻司呼吸。

臂——肘部宜曲,曲中寓直;太曲难开,过直无力,臂分三节;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运动时,手起,肘随,肩追,节节贯串,勿逆勿散。

​肩——肩宜下垂(松沉),身力到手;双肩内扣,胸空气和;肘尖下垂,两肱自圆,肘不离肋,身然灵便。

手——腕部宜塌,掌根要顶,手背要扣,掌心凹空。

指——五指分开,其形似钩,虎口圆撑,勇猛外宣,如刚似柔,力贯指端。

臀——谷道内提,臀部肉交(内敛),气聚丹田,主宰于腰。

股——前股宜顺(膝尖垂直足跟后侧),后股宜撑(膝尖垂直足尖。足、膝、胯、臀外侧近似切面),曲中求直,膝盖要挺;收胯扣膝,裹抱争衡;静中寓动,气势升腾。腿分三节;胯为根节,膝为中节,足为梢节。运动时,脚起,膝随,胯追,节节贯卓,勿逆勿散。

足——“前直后横(斜),前踵对胫”;足心空悬,趾、背扣定,桩步力厚,如树根生。腰要催胯,胯要催膝,膝要催足,上下相连,内外如一;静似山岳,动若崩堤。

三体势桩站的精髓在于静中寓动,跟步三体势动作的精髓在于动中求静。“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漏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质而言之,动静相寓, 阴阳相济。桩法表面是静,而内里全身意劲都应具备动的因素,不可站煞,如被压缩的弹簧;如伏身扑鼠之猫。所 谓“脚要疾”,脚何以能疾?“催劲”贯彻始终也,故曰:“三节不明,全身是空”。

跟步三体势,表面是动,而内里全身意劲要静,所谓“心要暇”。神敛意聚,动作有条不紊,双脚着地即成三体势的定型姿势,如重物坠地,铿然而止,身形无丝毫散乱,所谓“迈步如行,落脚如生根”。 跟步,步幅越远越好,但不允许出现蹦颠现象。习步之初, 落地可有声,声可作为检验手脚是否齐整的标准,歌曰:“磨胫磨胫,意气响连声。”

步法的第一步功夫是有形于外,第二步功夫是有形于内,第三步功夫则无形无象,意之所指,步之所至,所谓“拳打三节不见形,若见形影不为能”,“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

(郭福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