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习录精讲:磨镜照物

 昵称VXyCk 2019-11-01

《传习录》62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传习录》63

问道之精粗。

先生曰:“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

学:《传习录》的这两条都讲心,可以一起看。王阳明说“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对我很有启发。我觉得精粗在心,心的感觉变了,精粗就变了。我现在的感觉比以前细了,时间好像也比以前过得慢了。以前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现在不太一样,好像感觉到的东西多了,就跟王阳明讲的一样。

程:如果你感觉细了,“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内心的经历丰富了,时间就变长了。王阳明这个地方讲得好,希望大家特别注意。

上面这一段以镜子来比喻心知,也很贴切。这两条应该合起来看,前面讲镜子,后面讲房子,一个讲心的知见,一个讲心的所见,都讲道,合起来就完整了。

王阳明为什么说“道无精粗”呢?因为道是自然存在,自然存在,本来如此,有什么精粗呢?讲精粗是分辨,分辨是你的事,是你以为的,是你看见的,是你认识到的。所以存在是存在,认识是认识。但认识是对存在的认识,所以存在是第一位的,认识是第二位的。因此大家要有这个意识:最重要的是存在。王阳明说:“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讲的认识,讲的道,包括儒家的经典,包括王阳明讲的心学,都是要认识真实的存在,而不是要讲什么理论。我们讲王阳明,也是如此,要由他讲的道理来认识真实存在,而不要把他讲的东西当作一种理论来看,否则我们就误解了王阳明,就错误领会了经典。经典是给我们一个眼光,让我们见到真实的存在,这才是经典的真义,不能离开这个讲道理。

为此王阳明讲了一个比喻:“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

他说这就好比你进入到一间屋子里,里面什么都有,但是你一开始看不全,只看个大概,看得时间长了,就越看越细,越看越全。但是看得少或看得多,都是这间屋子,都在这间屋子里。屋子就是存在,你看得多或看得少,则是认知。

什么是存在?就是你的所在,比如我们现在就在这间屋子里。有了存在,就必然要生认知,你进到这间屋子里来,就一定会看见屋子里的东西。但是看得多少、精粗却是不一样的,有人的看得多,有人看得少,你此时看得少,时间长了你就看得多了,但无论看多看少,都在这间屋子里。

这个比喻,很实际,很好体会,而且很深刻,把人的存在与认知的关系都讲清楚了。

可以这么说,你不进入到一个地方,就无法存在,所以存在都有所在。而对存在的认识,永远在精粗之间,永远由粗向精发展,永远没有尽头。因而人对存在的认识,永远不可能完整。

由此应知,无论谁的理论,比如儒、释、道三家的经典,不管是谁讲的,讲得再好,都还可以更精深,都还可以再发展。

其实,学习别人的理论,不如自己睁开眼睛看。你亲自看一看这间屋子,比读别人的书来认识这间屋子要好得多,因为这是直接认识,读书则是间接认识。

你进到这间屋里来,在这里看,看得多了,时间就变慢了,但还在这间屋子里。

不管我们讲什么,都好比进入一间屋里,越看就越多,看得越多,就会越深入。

但是进来了,最终还是要出去。只要有进,就会有出。出去干什么?还是看。你在里面也看,在外面也看。所以人永远在看,永远看不完。即使你只在一个地方看,也永远看不完。

这间屋子不大,为什么会看不完呢?因为有所见,就有所不见,所以见到之后,就会还有所见,还有所不见。

比如面前这只杯子,细看杯子里面还有东西,因为组成杯子的材料是非常复杂的。你深入到分子之中再细看,里面还有东西。而且看得越深,就越有看不到的东西。

杯子只是这间屋子里的一个物件,你要想把屋子里的东西看尽,穷尽你的一生都看不完。一只杯子都看不尽,何况杯子之外的东西。

这间屋子都看不完,出了这间屋子,还有许多屋子,还有广阔的天地,还有伟大的宇宙。所以存在永远也认识不尽。

学:他为什么最后要说这一句:“然只是一间房?”

程:这有两个意思,一是你看得再多,都在这间房里,所以精粗分别都是关于这间房的;二是你能进入这间房,就可以离开这间房,又进入另一间房,所以你对这间房认识得再多,都只是关于这间房的,与另一间房无关。因此你进入的房子,是对你认知范围的限制;而你认知的方式,则是对你认知多少、精粗的限制。

学:程老师说上面这段跟下面这段有关系,我也有这种感觉,但又好像不是太明确。是不是把镜子磨光明了,看见的东西就会更多更精了?

程:我说这两段话要对照着看,因为这样才能看到更多更深的意思。只看一段,讲得再好,还是单薄。

上面这段讲镜子,下面这段讲房子。这两个都是比喻,镜子喻心,房子喻境,这两个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只讲一边,就容易把另一边给忘了,那就偏了。我们要知道,心永远在境中,而在境中的永远是心。所以讲境不能无心,讲心不能无境。

上面这段话讲镜子,也讲得好:“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这段话是“曰仁”说的,曰仁是徐爱的字,这一条是《传习录》中唯一的一条王阳明弟子讲的话,非王阳明语录。虽然是徐爱说的,但应该也是王阳明讲的,徐爱常听王阳明讲话,所以能讲出这样的话。

“心犹镜也”,这是喻心若镜,喻知若照,镜可以照物,心可以知物。

“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我们每个人都有心,但是心却不一样,圣人的心如明镜,上面光明无染,照物清清楚楚;常人心如昏镜,上面染了许多杂物,虽然也可以照物,但是照不清楚,或者照得扭曲了、变形了。

镜子本来是一样的,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就是因圣人的心上无物,不落东西,心是平的,所以保持了本来的状态。常人的心上有物,落了许多东西,心就不平了,心是曲的,是折射的,失去了本来的状态。所以前者是明镜,后者是昏镜。

当然,这么说还是比喻。实际情况是什么呢?是心中是否有欲,是否有执,是否有物。心见物时,如果有欲,心就不平了;无欲,心才仍是平的。心见物时,如果有执,心就扭曲了;无执,心才仍是平的。心见物时,如果心中有物,要透过某种见解、观念、情绪来看,心就变形了;无物,心中一无所有,仍在本来状态,心才仍是平的。

所以心动有欲、有执、有物,心就不平了,以不平之心看物,就看不清楚了,就昏了。无欲、无执、无物,心就仍是平的,看物清清楚楚,就如明镜一般。

“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这是说,当时人们讲的“格物致知”,都讲错了,都讲到外面去了。以为“格物”是格外面的物,在外物上致知,如果这么来理解,就好像是以昏镜照物,如此用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照上用功”,就是在见物上用功。可是镜子本身还是昏的,心还不平,心中还有物,心还没有明,此时在照上用功,“何能照”?你怎么可能真的认清事物呢?

所以“格物致知”是在本上讲的,是在镜上讲的;不是在用上讲的,不是在照物上讲的。用镜子照物,功夫不应下在所照之物上,而要下在镜子上,让镜子清洁光明,镜子照物自然能清晰明辨。如果镜子不平,不干净,怎么照都不真实,所见都不是实相,还照什么呢?

所以“格物”是格心中物,是为使心平。心平如明镜,才能真实照物,才能达到“致知”的目的。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义。

“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徐爱说,王阳明讲的“格物”,是格心中物,就好像是磨镜,把镜子磨平,把上面沾染的东西都磨掉。所以“格物”是在磨上用功,不是在照上用功。但是把镜子磨平了,磨光了,镜子自然就能如实照物,所以“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现在人们经常把“平常心”挂在嘴上,动不动就说“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但一般说的“平常心”只是让心保持平静,没有真知灼见,还是俗心。真正的“平常心”是要磨过之后才能得到的,磨什么?磨心中已有的东西。把心中之物磨尽,心真的平了,明了,才会有真知灼见,才是真正的“平常心”。

“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其实照是废不了的,不管心是平的,还是曲的,都能照物,因为照是镜的本性。所以平也照物,曲也照物;明也照物,昏也照物。但是要想如实照物,就要把曲镜磨成平镜,把昏镜磨成明镜。所以想要如实照物的人,不要在照物上用功,而要在磨镜上用功。在本上用功,才能得到如实照物的功用,不然,功夫就用错了地方。

把前后两段合起来看,就更有意思了。你以什么心来看这间屋里的东西呢?是以平心,还是以曲心?你以什么镜来照物呢?是以明镜,还是以昏镜?这是决定性的。镜子是能见,屋子是可见。镜子磨否,关乎能见;屋里的东西,关乎可见。两个合起来,才构成了我们的知见。

在我们的知见中,镜子磨了,所见才精;镜子不磨,所见就粗。所以明镜昏镜,关乎所见。因此,能见、可见、所见,即知境两边,见立中间,这是构成我们知见的三个关键条件。

我们无论讲什么,都离不开这三个条件,而三者之中,知是根本。三者都见全了,才谈得上智慧。仔细看王阳明讲的心学,他已经都见到了,也都讲到了,所以才值得肯定。我们才认可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只是他没有明确地这么讲,也没有讲得这么清楚,所以还有所不足。因此需要我们帮他讲清楚,把知、见、境的规律讲出来,才真正把这个地方讲明白了。


作者程东:现代心学创立者。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潭柘书院大先生。出版《真性论》《明心讲谈》《觉自在》《金刚经谛鉴》《坛经谛义》《心经揭谛》《传习录精讲》《解老子第一章》等专著。

现代心学:是立心为学、认识自己的学问。我是真实存在,我的存在是可以认识的。现代心学是一门新学,通过理解与实证的方式,开启心门,把握规律,悟证本来,解决自我认知与存在的问题,从而破解大惑,真正自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