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郜永华《运营元素》:文旅项目计划的三大关键词是什么?

 郜永华 2019-11-01

农业电商绝对不是“情怀生意”这么简单几年前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平台电商,下沉农业、农村、农民群体,希望在农村市场上能暂获,能有所作为,先后成立了“特色中国”,“特产中国”频道,然后紧跟着苏宁易购和一号店也出现了类似的频道。各级地方政府也是信心满满,感觉有了电商大佬们的支持,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恐有希望,至少能解决一部分农民增收问题。而我当时也是随着这阵风,成了“农业电商”从业中的一员。

现在回头看来,当时的农业电商,如果是单纯的售卖,说实话,很少有盈利的。就是当前,各地的地方馆运作也仍然处于尴尬之中。这跟地方馆的出发点本身有关系。按照阿里的做法,地方馆就是不拿钱的小二,为当地的农产品上行做服务的,售卖能力是一个考核,关键在于对当地特产的挖掘与电商环境的培育才是考核的重点。但当地政府不这么想,当地政府要的是,能实实在在的销售产品,也就是当地政府的眼光只看到一点点的地方而不去思考,怎样的地方馆运营商既能符合平台的要求,又能符合政府的要求?当然,其它暂时不讲,作为地方馆运营商,您自己得考虑,既能售卖,还要培育这件事。一开始就谈到了,如果您一味的考虑,用电商售卖的方式去赚钱,养活这家公司,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你会很惨,基本上没有希望。所以,赚钱的门道,在地方馆电商销售之外。可以是培训、实训、营销策划、品牌管理这种,也可以是乡村生态游方向,总之,作为运营商,您得换着思路的去折腾,为您的盈利之路,选一个好模式。

乡村生态游本身就是我一直看重的地方馆运作及盈利模式。而且我发现,有些地方馆确实也这么做了,但仍然是掌握不到门道,所以,本次在这里就简单的聊一下,与所有的景区一样,生态旅游把握三点:(前段时间刚好帮一个农业旅游项目做了简单的运营规划,在适当的时机,我会分享在局部,当然,那可能都是好几年以后)。当然,两年三前的运营规划与设计,还是可以分享一份出来,供大家参考的,与农业电商无关,敬请注意!

有些运营计划,不仅仅要着眼大方向,还要着眼细节,比如旅游这种项目,完整的方案,包括产品设计,还涉及动线图设计。无论怎么设计,都是沿着用户体验去做事。

a、导流——哪怕它本身是开放式的,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流量导入。流量在哪里?您希望吸引什么样的人进入,这些需要运营者从一开始就要想明白,关键是如何大规模的将流量引进来。

b、转化——有了流量之后,如何转化成为真正的客户,而不是来了之后就是拍照,如果光是拍照不消费,您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而为了转化,您需要设置一些相对靠谱的收费项目,当然,这里说的不是强迫收费。运营的目的是引导,而不是帮客户做选择,交给用户去选择,您只需要做好引导即可;

c、产品设计——本质是指线路,收费项目的设计,这是个大学问,人人都想干,却是人人未必能干好的。

这三点当中,本身是个环环相扣的状态,缺一不可,缺乏任何一个,都将废掉整个项目。一定要注意。

农业电商本身是个情怀性的生意,但既然是个生意,大家就绝对不是来学雷锋的,您需要不断的折腾,让自己赚到钱。如果有人说,我做的就是情系乡村,做情怀,那么不好意思。我可以评估一下,您凭什么做情怀这件事?您是国内巨头吗?还是像我们马总一样对钱没有兴趣了?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人在情怀的幌子和招牌在谋划自己的生意,既然是生意,那就别别不好意思,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大家都是要吃饭的,你高尚了,员工可做不到一样高尚。

农业电商本身就不好做,想通过农业电商赚钱,难度系数较高,如果一定要听句我的观点,那便是:能不做就别做,这是要钱的,搞不好还是个坑。前两年大家做的比较火,那是因为有补贴,当补贴这事,你觉得对方会是傻子吗?忽悠一年两年是可以的,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如果您不争气的话,那就更没救了。所以,从个人角度而言,地方馆的运营商,一定要找一条可以造血的模式。至于模式是什么,还有待于您继续挖掘。

电商到今天已经是一门传统的生意,农业电商在实践中就更是如此,您不能让自己端着,有高高在上的感觉,您得利用自己的互联网思维,让自己更接地气一些。个人感觉,在做农业电商过程中,运营的最大能力和技巧在于“资源的调配”能力。

如果一定要加一句,我觉得应该借用朋友圈的一句话:有钱,任性。说真的,情怀这门生意,就是有钱任性的生意。任性的前提是,你得有钱!

本次就写这么多,欢迎有不同意见的同学指教!总之,农业电商想要做好,一要有机会,二要靠时间,三要看资本。关键是,您的耐心,您能撑多久,而且在撑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去思考实践您的盈利模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