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是怎么过冬的呢?说实话比我们现代人要生活丰富很多

 阳光每天都是新的 2019-11-01

最近北方开始大幅度降温了,日子也过到十月底,眼看就要到了供暖期,冬天正式要到来了。不论在哪个朝代还是哪个时期,民生都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当今社会科技发达,我们冬天都会有暖气或者空调,就算是外出也是有着质量非常好的棉衣和羽绒服,那么站在现在看古代,在那个时候,人们都是怎么过冬的呢?

古人取暖

我还记得小的时候,家里是农村的,冬天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家里面就生一个煤球火,基本和没有一样,那个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热水瓶了,在睡觉以前,把那个用过的输液瓶子里面装满热水,先放到被窝里暖被窝,然后再暖脚,到了后来科技越来越发达了,电热毯、暖宝宝这些就都有了。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古人也有“暖宝宝”。

手炉

宋朝时期有句诗就写得古人的暖宝宝“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这首诗就说的是在寒冬时节,这位诗人邀请自己的三五好友来家吟诗作对,但是还得自己带暖炉的场景,这种小火炉就和现在的暖宝宝差不多,一般都是铜制的,现在的一些清宫剧里面也是有这样的场景演绎。

脚炉

故去的铜炉有两种,一种是放在手里抱着的,叫做手炉,另一种是用来暖脚的,叫做脚炉,一般来说脚炉的温度要求比较高点,也就比较费碳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古代的人们取暖主要是靠火,从皇室到平常的百姓家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个炉子用来围着烤火。在明朝的时候,葫芦制作技艺最好的就是景泰蓝了,主要就是供给皇室使用的,在这之外,明朝还有一个专门管理薪碳的机构,惜薪司。当时古代的人来说,等级不同,每天用的柴火也是不一样的,皇太后每天有120斤能有,皇孙每天只有十斤。

宫廷手炉

由于手炉拿着也不方便,所以古人就发明了地暖,并不是我们现在的地暖,古代的人是在房子下面掏出坑道之后,在下面烧柴火,让地面温度升高就形成了地暖。当然在皇宫之内并不是所有的宫殿里都有这样的设施,只有像养心殿这样的后期修建的宫殿下面会有配备。

古人冬天游戏

除了各种取暖方式之外,古人的取暖方式还有穿厚衣服,当然那会的人也没有那么多钱去买衣服,但是会有很多的人出去打猎然后扒了动物的皮毛做衣服,所以说古代的人全部都是真的动物皮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