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寓言篇》解说(5·5)

 江山携手 2019-11-02

5·5

“生有为,死也劝公以其死也,有自也;而生阳也,无自也。而果然乎?恶乎其所适?恶乎其所不适?天有历数,地有人据,吾恶乎求之?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解说】

1、 这一章,这几句话,是接在上一章之后,即是东郭子綦对颜成子游所说的回应,还是本文作者自己的借题发挥?简直无法确定。有人肯定是前一情况,但未说明理由。我从《今注》,处理为单独的一章,只是为了解说的方便,其实我也肯定为前一情况的,理由是:一,不管是谁说的,这话既然放在子游说的那番话之后,就有理由认为是针他说的意思而发,何况从内容看,更明显是对他说的“不知生,不知死”即“齐生死”境界作补充兼评论;二,上章用“颜成子游谓东郭子綦曰”开头,后文理当给出东郭子綦的“回应性表态”,而这几句话的内容,正像是东郭子綦那样的高人说的,又很符合他原本是颜成子游的“指路人”的身份;三,至于前头没有“子綦曰”的字样,这在古文是不足为怪的,并且可能是脱漏了。——但这段话很不好懂,我得一句句地解释。

生有为,死也。” 由于缺乏“语境的烘托”,这头两句的意思实难确定;照字面直解明显不通,因为无为的人也会走向死亡。我的想法是:这其实是一句话,即中间不该加逗号:“为”字相当于“是”,“有”通“又”,是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原来,这头一句的意思是:生确实同时就是死。这明显是把颜成子游说的他“不知死,不知生”的“最佳心态”作“解释性的复述”,将之提升到“死生齐一”的理论高度来认识了。由于这是人生最高境界,所以这一句也是整个这段话的论题,后面的话全是对这意思作“论证性补充”。声明一句:我这理解是“空前的”,太“大胆”了,我不敢就当作定论,所以我给出的原文仍然采用《今注》的标点。

劝公,以其死也,有自也。”——这三句更不好懂,而且似不成句,故一般都认为此处有脱漏,勉强做出的解释和翻译一律说不通。这里,我提不出“解释”,但有个自以为可能得到公允的“设想”:去掉“劝公以其”四字,此句和下一句就都意思明白了,且明显是一起对头句的论断作个说明,说:(人们之所以认为死生有别,不过是因为看到了二者似乎有个区别,那就是:)死是明显“有自”的,即“死”总是从“生”到“死”(“自”做介词相当于“从”、“由”,这里名词化了),而生却明显“无自”,简直说不出是从什么到“生”。所以,我以为有理由相信原文作者就是这样想和这样说的;质言之,应该认定“劝公以其”四字乃是衍文。——我这样设想的根据是:毫无疑问,后句中的“也”字一定本在“阳”字前面,是被错位到后面的,因为这两句是“对比句”,该说“生也”才能同前句的“死也”相呼应;据此就又可推定:“阳”字乃是“无自”的状语,“明显”的意思(“阳”是太阳,阳光,引申出明显义,十分正常)。又,按我这理解,此句的“无”字前也不该有逗号,但我仍然按《今注》的标点给出原文。

 而果然乎?恶乎其所适?恶乎其所不适?天有历数,地有人据,吾恶乎求之?”——  这是对前两句表达的“死生毕竟有别”的观点作质疑和诘问,从逻辑上说,则是用归谬法做反驳。头句是设问句,等于说:但真是这样吗?(“而”是转折连词,说是代词,相当于“这”,也通;“果”是副词,相当于“果真”)。接下两句是进而逼问:(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对人来说,(死生二者)哪一个是适合的?哪一个是不适合的呢?(两句中的“其”字是指代作为“死生”之主体的“人”。)最后是说:要了解天上的事,有暦数可作推测(“暦数”即古代天文学),要了解地上人间的事,有人据可为依凭(“人据”与“暦数”对言,自是指谓关于人的学问,这是作者临时根据语境自造的一个说法),关于死生究竟哪个适合于人的问题,又该怎样去探求呢(“恶乎求之”)?在作者心中,对这问题只能回答说“无法探求”,而原因是这个问题本身是个假问题,从而也就等于宣告了:可见认为死生有别的观点不能成立。

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这是又用逻辑上所谓的“二难推理”来证明死生有别观点的荒谬性,说:既然没有人(“莫”是代词,相当于“没有人”)知道人的死生变化在哪里结束,怎么能说人没有命(已经死了)呢?既然也没有人知道人的死生变化是从哪里开始,又怎么能说人有命(是活着的)呢?这两个反问句的回答无疑都是否定的,结论不言而喻,就不明言了。注意:既然是讲死生,这里的“命”字自然是指人的生命,不会是别的意思,改用“命”字,是因为从修辞上看,这里用“命”字更好一些,也即更合乎说话习惯。从后面是接着讲“无鬼”、“有鬼”的问题,也即死的问题,也证明必是如此(当时人认为人死后就变成鬼)。

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也?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也?”——这两句是又从“死”的角度构造一个二难推理。所谓的“相应”,是指人与鬼的“互相应和关系”:当时人认为“死有自”,亦即死就是从活人变为鬼,故而有了活人与死人也即鬼的如何“相应”(“互相应和”)的问题(两个“相应”前面的“以”字是结构助词,相当于“所”),但“人鬼相应”的现象明显是时有时无的,从有看,不好否定鬼的存在,从无看,又不好肯定其存在。结论自然归结为“人鬼相应”这个观念本身是荒谬的。——这颇能说明,庄子对当时的“有鬼论”亦即“人死变鬼论”,是持怀疑和批判态度的。

最后我要说一句:我对此章的解读似乎言之成理,按说我应该“颇为得意”的,但我的解释太具“颠覆性”了,因此我更主要的是感到惶恐不安。

【辨析

1、 本章中说的“暦数”和“人据”,有点像是“学术术语”,《今注》和《方注》都有注释,前者说:“暦数:寒暑春秋(胡文英《庄子独见》)。”“人据:人物依据(成《疏》;以人所据而分国邑(王郎说)。”后者说:“历数:谓星辰日月之往来。或谓寒暑春秋。”“人据:谓方域版图。”——两个“命”字,《今注》翻译为“命运”,

2、 注家们给出的本章的译文,可想而知,一定是多种多样,但没有一种是能让人读懂的,更不用说能同原文对接得上了。试看《方注》的:“人生而有为,便是走向死亡。企图用他的私智来辅助公正的大道,正是他死亡的原因;生命力活跃的人,是不曾用私智来辅助公正的大道的。你果真能做到这样吗?哪儿是你要去的地方呢?哪儿是你不去的地方呢?天有寒暑春秋,地有方域版图,我们如何去探求这自然之道呢?天地运化莫测,生死循环不已,我们怎么能推定何时是生命的开始,何时是生命的结束呢?果真幽明相应,怎能断定没有鬼神呢?果真幽明不相应,又怎能断定有鬼神呢?”——《今注》给出的译文,前一部分(“天有暦数”之前)是:“人生在世而妄为,便走向死路。奉劝世人,人的死亡,是有原因的,而人生于阳气交动,则是没有来由的。你果是这样吗?哪里是所适的地方?哪里是所不适的地方?”

3、有感于这一章几乎没有人认真研读过,没有人读懂了,我想说几句题外话:我国出现了许多这样的“学者”,他们并不研读原著,更不务求达到对于原著的准确理解,却能写出关于某部古代名著的研究论文以至大部头著作,并因此获得很高的学术声誉。这当然会形成“恶的循环”,结果是:学者、专家、“博导”多了,真正懂得古代经典的人却少了,经文的原貌、本义则以多种非本真的面貌、说解被传说着、征引着、使用着。——还说一句:这是正常的以至必然的现象,因而谈不上要加以“处理”,还是某个非正常的原因造成的,因而理应归入“腐败现象”,所以是有待“克服”的?这,我确实还提不出看法。

译文

东郭子綦说:确实同时就是死。人们以为生死有别,是因为他们觉得死是有自的,即死总是由生到死,而生则明显无自,即说不出由什么到生。但果真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对人来说,死生二者哪一个是适合的,哪一个是不适合的呢?要了解天上的事,有暦数可作推测,要了解地上人间的事,有人据可为依凭,关于死生究竟哪个适合于人的问题,我该怎样去探求呢?既然没有人知道人的死生变化在哪里结束,怎么能说人没有了命即已经死了呢?既然没有人知道人的死生变化是从哪里开始,又怎么能说人有命,即是活着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