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氏祖传秘方治疗下肢风湿寒性关节痛

 中医药方便 2019-11-03

第 1264 期

作者 / 1岳祥碧 2钟小丽 2闵海林 1西陵区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 / 许奇 ⊙ 校对 / 钱秀华

岳氏祖传秘方配合电针疗法治疗下肢风湿寒性关节痛80例

作者 / 1岳祥碧 2钟小丽 2闵海林 

1西陵区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风湿寒性关节痛(风关痛)是1984年我国著名风湿病专家王兆铭根据自己10余年临床观察,结合中西医有关理论提出的一种病名。中医认为该病是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后,以肌肉、关节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或关节肿大等,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痹症的范畴。《黄帝内经》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见于现代医学对此病的发病机制还不确切,对本病无明确的诊断,在临床上多称为风湿痛、良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等。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利用传统中药方法并不断创新。孙继铭利用除痹汤对病程小于一年半的风关痛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何开仁等利用药物外敷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田雪梅等利用火龙疗法配合祛寒逐风方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针刀温阳通督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徐彭等的蜂针疗法都有一定疗效。笔者利用祖传除痹秘方配合电针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具有显著治疗效果。现仅对80例下肢痛风关痛患者的治疗总结报道,以供同仁商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统计2005年3月至2013年12月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门诊及住院的80例典型下肢痛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男34例、女46例,年龄26~72岁,病程1个月~21年。

1.2 诊断标准:参照198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的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座谈会标准制定。①病史:有风寒湿邪侵袭史。②症状:关节或肌肉酸楚、麻木、疼痛甚至剧痛,活动困难;遇冷或天气变化(阴天、下雨、刮风)病情加重。③体征:受累关节因疼痛致活动功能受限,但活动后减轻,多数病例只痛不肿,少数病例关节周围轻度肿胀(无红热)。④实验室检查:ESR多数正常,少数稍快;ASO、RF、血常规等正常。⑤X线检查:除少数病例可见软组织肿胀外,一般无骨质改变;由于风湿寒邪(尤以湿或寒湿之邪)的长期刺激,部分病例可并发骨质增生。⑥预后缓解期或治愈后受累关节不留畸形,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1.3 纳入标准:符合风湿寒性关节痛诊断标准者;年龄26~72岁。

1.4 排除标准:不符合风湿寒性关节痛诊断标准者;有电针禁忌证者;施术部位有红肿、灼热,或在深部有脓肿者;凝血机制不良或有其他出血倾向者;孕妇及体质极度虚弱者;血压较高,且情绪紧张者。

1.5 治疗方法:采用祖传秘方治疗配合电针疗法。岳氏祖传秘方: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各10 g,桂枝、白芍、干姜、甘草、秦艽、乳香、没药、当归、牛膝各10 g,全蝎、桑寄生、姜黄各15 g,木瓜20 g,丹参、补骨脂、骨碎补、川断、鸡血藤各30g ,蜈蚣10 g。服用方法:两日1剂,煎2次,每煎1 h。每次加水800 mL煎沸至400 mL,两次合并,4 次/天,每次100 mL。6剂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电针疗法:根据不同病情针刺不同穴位,如环跳、风市、昆仑、阳陵泉、申脉、太冲、解溪、太溪、照海、双膝眼、鹤顶、血海、阿是穴等,得气后接通TDX-I型电针仪,选续断波以患者能耐受为宜,20分/次,1次/天,避免负重及受寒。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根据症状消失程度增加疗程。

1.6 疗效标准。近期治愈:关节疼痛症状消失,1年以上无复发;显效:关节疼痛症状明显减轻,部分症状消失;有效:关节疼痛症状缓解;无效:症状未见缓解。

2 临床疗效

电针治疗当天大部分患者疼痛症状得到缓解,1个疗程后43例症状消失。中药服用3个疗程,78例痊愈,1年内5例复发,近期治愈73例,显效78例,80例全部好转。近期治愈率91.25%,总有效率100%。

3 讨论

风湿寒性关节痛属中医“痹证”范畴。《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病多由气血亏虚,营卫不和,腠理开泄失常,风寒湿邪乘虚入侵,邪侵肌表组织,闭阻气血。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善行数变,故疼痛呈游走性。机体阳气不足时,感受寒邪易从阴化寒,寒凝致气血瘀滞,经脉不通故痛甚,得热则痛减。湿属淫邪,重着,湿胜则肿,症见肢体关节肌肉肿胀、疼痛、重着、麻木。故治宜疏风散寒、健脾化湿、补肾强督、温经通络。

电针疗法是用电针仪器输出不同的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在祖国医学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用于瘫痪、麻痹、肌萎缩、神经痛、精神病、胆道蛔虫病、胆石症、尿路结石、内脏下垂、尿失禁、尿潴留等。各种痛症,痹症,痿症,心、胃、肠、胆、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癫狂,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具有调整人体功能,加强止痛、镇痛,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将电针用于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可以快速减轻患者疼痛,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中药疗效,对风湿寒性关节痛有辅助治疗作用。事实上,不用电针辅助治疗,仅仅用岳氏秘方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在近期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等方面都相对较低。

岳氏祖传秘方根据中药“君”、“臣”、“佐”、“使”之药性合理配伍、辨证施治。制川乌、制草乌、细辛为君药,桂枝、白芍、乳香、没药、当归、全蝎、丹参、蜈蚣为臣药,干姜、秦艽、桑寄生、姜黄为佐药,甘草、补骨脂、骨碎补、鸡血藤为使药。制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制草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腰腿疼痛、神经痛等症。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等症。同时,制川乌、制草乌、细辛都是有毒中药,制川乌、制草乌的用量一般在1.5~3 g,细辛的用量一般在1~3 g,须谨慎使用。据岳氏祖传秘方记载,等量的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在一起加热煮沸30 min即可去毒,但它们的有益药效能够保留。本方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制川乌、制草乌、细辛,虽然用量达到10 g,但还是安全的。牛膝具有引血下行、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主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胞衣不下,跌打损伤,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脚气肿胀等症。川断具有引血下行、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的功效,主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等症。木瓜具有引血下行、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消食、生津止渴的作用,主治风湿痹证、脚气水肿、吐泻转筋、消化不良、津伤口渴。牛膝、木瓜、川断与基础药方配伍,让药效成分随血下行至下肢,能加强对下肢痛患者的治疗。甘草味甘甜,性平和,入心、脾、肺、胃四经。具有散表寒、补中益气的功能。同时,甘草还善于调和药性,解百药之毒。在本方中主要起散表寒、补中益气、调和药性、增强药效的作用。补骨脂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功能。主要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属于芳香性中药。在本方中主要起纳气、增强药效的作用。骨碎补味苦、性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肾、活血、止血。主要用于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在本方中主要起活血、增强药效的作用。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活血、通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在本方中主要起活血通络、增强药效的作用。

运用岳氏祖传秘方配合电针疗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具有疏风散寒、健脾化湿、补肾强督、温经通络、引导药效成分随血下行之功效,对治疗下肢痛风湿寒性关节痛疾病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至全范围风关痛的治疗。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第13期第19-20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