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茶叶末釉桃形小香薰

 允默斋 2019-11-03

对于气味的敏感,是人类保有的一种本能,从自然气息辨识万物到提取香料,控制和使用香料的历史悠久,“香具”也伴随其生,“香熏”便是主要的香具之一,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大量的有益于身心和治疗作用的香草植物,那时医药缺乏,薰香就成为了当时治病的良药。大概可以归纳为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我国很早就懂得焚烧艾叶菖蒲等香草来祛疫避讳,每年的端午节都熏染各种香料植物来驱虫,减少夏日的疾病,而这个习惯一直延传至今。

资料显示:春秋战国时,“香”作为一种礼仪和精神时尚广为盛行,互赠香品,佩戴香囊,以至于到秦汉时代,宫廷内的熏香、佩香、浴香更是寻常。而汉武帝的宠妃赵飞燕就喜好杂熏诸香,坐处余香百日不歇。秦皇汉武均爱用香,衣饰、馬車、用具都用香料熏洒。当时人们多用香囊、香枕、熏炉等方式来熏香,來防治疾病,避秽消毒,洁净环境。魏晋以後,人们视芳香为豪华的享受,香药也因此而十分珍贵。

三国时期的香熏炉口成扁圓形,外形有點像盆罐之類的,點燃的香气从香炉壁上的孔洞中缓缓飘出,香气丝丝入骨。而當時神医华佗就用麝香、丁香等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悬挂在病人的住所,用来治疗肺痨、吐泻等症。

隋唐时期,香疗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均十分盛行。有宫廷熏香、佩戴香袋 、衣服熏香、沐浴香汤、装饰香膏、品饮香茶等各种方法。到了唐代,关于香品、香事、香料制作、焚香方法等方面的着作也多了起来,有"茶经香传"之称,品茶与焚香一起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盛唐时长安成了世界科技中心,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衣食住行都讲究享受,琴棋书画成为时尚,吃的文化、酒的文化、茶的文化、各种文化相继发展起来,而熏香也成了一种艺术。而在唐朝的熏香已经发展到一个精细化系统化的阶段,对香的用途也开始细分:会客用、卧室用、佛教用、道教用等等。

鉴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同时也传入了熏香,寺院日日香烟弥漫,朝廷举行典礼时也要焚香,平安时代以后,香料开始脱离宗教用于“美”的目的,贵族们開始经常举行熏香鉴赏会,这也是鉴真和尚带入日本又经“和风”熏陶而形成的一种风习。隨著世道的發展熏香演变成按照一定方式的“闻香”风俗,逐渐形成日本的“香道”。

宋代,经济文化都到了一个高峰时期,香文化也是从皇宫内院普及到文人百姓。对宋元明清的文人来说,香已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从苏轼出神入化的咏叹,到《红楼梦》丰富细致的描述,这一时期文艺作品对香的描写可谓比比皆是。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集有香部4卷,都對各種香草有著詳細的描述。我国出土的古尸千年不腐,其中也有龙脑、安息香等香料的功劳。

清代的香熏已经发展到了繁荣时期,从故宫中,无论是大殿、书房还是内室都摆放着巨大的香炉,那些香炉造型磅礴,雕刻细致,无不彰显着皇室的豪华高贵。在民间文人雅士的书案上也喜欢摆放着造型各异,花紋典雅的香熏炉,来营造一种高雅的意境。但是晚清以来,随着政局的不稳定,熏香到了较为困难的发展时期。

现今,以芳香植物精炼而成的精油,既可用于薰香、涂抹,又可用于按摩、浸泡等方式,从而到达全身细胞,转化成能量,使身、心达到纯净舒畅的境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熏香在许多城市日益流行起来,熏香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起来:熏香,线香、塔香,香氛喷雾,固体香氛,沁香竹,蜡烛等一系列的方式。

上一件宋代茶叶末小香薰,此件香薰桃形,小巧静雅,从功用看是熏炉,有入料口,剔刻镂空的花纹和上端圆孔形成空气环流关系,釉水是深赫色茶叶末,为宋代之香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