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分钟带你读完一本书·第11期 |《中国思想史》

 书山有路gwj 2019-11-03

读书的意义,如同习武: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自己,借助读书,触碰自己内心的软肋和铠甲。

见天地,通过读书,了解世界的边缘和人性的隐秘。

见众生,授业于人,不遗余力地将知识开枝散叶。

你或许曾经被逼着背诵过无数古人遗留下的文字,抑或是迫于考试压力去啃食一本本“艰涩无趣”的名著,但总有一天,如果你不曾放弃阅读,那么你终将会找到自己内心的“兔子洞”。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曾经说过:“读书是保持一种思考、反省、批判、上下求索的姿态和能力。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

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

我们新开辟出“15分钟带你读完一本书”这个栏目,希望读者们不仅仅是通过这篇短文积累了几则作文素材,了解了一些趣闻轶事,而是通过这样一个小窗子,发现矗立在此生彼岸的、一个更加诗意的世界。

书名:《中国思想史》

作者: 钱穆

类型: 史论

关键词: 思想与真理;科学与宗教;新儒家

作者简介:钱穆,字宾四,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学术界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毕生著作颇丰,高举新儒家的大旗,对于两岸三地的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思想史》:本书上起春秋中晚期,下达现代,共分为四十四章,囊括中国历代主要思想家的思想和核心学术观点。钱穆做到了收百家之学术成一家之言,扼要提取观点,并留待读者发觉更多其中的思想魅力。

本书所言,均为梗概历代思想家的思想与言论。共分为四十四章,在读书笔记中全部复述梗概,则显得篇幅过长,流水记账。故本篇读书笔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钱先生对于中国思想的整体观点,特别是其中甚至认为“中国没有哲学”的判断由何而来;第二部分以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孔子部分的简述,带领大家领略钱先生的风采,也帮助大家丰富阅读和积累的素材。

◆   ◆   ◆

第一部分  思想史与中国的思想史

◆ 思想与真理:三系思想追求两种真理

所谓思想,钱老认为可以分为三系:宗教,科学和哲学。这三系思想都以追求真理为目标。而对于真理的两种不同看法却将它们进行了区分。一种认为是真理超越人而外在,绝对而自存。另一种认为真理就是内在与人生。钱老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其道理。天地万物本就先人类而存在,没有人时,天地万物自然有外在于人的万物之理,然而有人之后,人生之界也有其普遍必然的真理,决非亦超越人生而外在。因而两种真理,不是完全隔绝,偶尔也有所交涉。

◆ 宗教与科学:相同的向外寻觅之态度

宗教家认为有一万善之上帝。因人生种种真理皆由此而来,故宗教真理实乃超越而外在者。而科学家不相信这一上帝,抹杀人类和万物的区别,认为天地万物之理已经包括人生之理。两者都是抱着一种向外寻觅的态度。倘若宇宙天地之间没有人类,这上帝之理和万物自然之理也依然存在,这项真理根本不因为人的存在而有所不同,也不因人生之变动而有所变动。宗教与科学二者虽然探求真理不同,但这一向外寻觅之态度,实乃两者相同。

比如讲宗教,天地间果真有一至善创世的上帝么?据科学研究,似乎并非如此,但宗教信仰,实于人生界有作用,有贡献。故而宗教所言,虽在自然界并非真理,而宗教自身确有真理在其中,系普遍共同存在的一种人文心理。这种心理有用而不可毁弃,本身就是人生界一真理,可不因科学界发现之自然真理而推翻。

在这里,笔者想到了12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一道面试题:怎么看梵蒂冈教皇建设天文台时请科学家来进行研究。不少同学当初仅仅强调了科学和宗教的关系,更多谈论的是两者相互对立,相比是受到高中历史教育中宗教迫害日心说人士的影响,而鲜有人能从思想史的高度,讲讲两者自身的相似性。钱老这一观点的确发人深思。

◆ 理性与经验:皆源何而来?

西方哲学派别良多,要么导源于宗教,要么则依傍于科学。钱老认为其可以暂归为两大类:理性和经验。

若问理性源何而来?必然源自于先天。再问理性与人类之关系,则谓理性绝对而自存。这就说明理性一派是源自于宗教的。

而经验一派,认为经验由个人和天地万物皆出因而得来,经验所得就是天地万物外在存在的自然之理,因而其渊源于科学。

西方哲学大体上是向外探索真理,其在态度上与宗教和科学相一致。

◆ 中国思想:真理即人生界本身

中国的思想与西方态度差别极大,主要在于不离开人生界向外寻觅真理,而是认为真理就在于人生界本身。这可以说是向内觅理。因而对超越外在之理多忽略,导致不仅宗教科学不发达,与其两者态度相同的哲学亦然。甚至钱老认为,如果以西方哲学绳律中国思想,甚至可以讲中国并没有纯正的哲学也是不无道理的。

◆   ◆   ◆

第二部分代表举例:孔子的思想

◆ 鬼神与人事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世界上的宗教多数都想用人死的问题来解决人生的问题,而孔子正好相反,认为解决了人生的问题才能够去回答人死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是奉事鬼神和奉事人生的关系问题。孔子认为必须先懂得后者才能明白前者,钱老认为这一态度使得孔子不能称为宗教主,也使得中国思想史的将来,永远走不上宗教的道路。

而孔子奉事人生的思想又是怎样的呢?孔子哲学这部分最为核心的概念就是“仁”:仁被钱先生认为是所有人类的共有心情的自然流露,因而孔子讲“我欲仁斯仁至矣”也就是求仁得仁,仁是一件人人可能之事,想要仁就能够做到仁,而由此“自尽我心,自竭我情,求仁而得仁”的仁就开启了中国思想史上专注于向内探寻,追寻当下圆满的思想特点,同我们在之前分析的思想态度的特征相吻合。

◆ 克己与复礼

而追求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克己复礼”,礼则是孔子学说中又一重要的核心概念,钱老认为是人生相处的种种节限。这就与“命”这一人生外在的界限和限制相对。钱先生强调的孔子求仁的两方面“克己”和“由己”,前者是说将自己自私的一面克服过去,莫要让他放肆;而后者所指的则是克己兼顾到他人,但实行的时候只在己一面,是谓由己,也就是自由。

于是在孔子的思想观念之中,涉及到了限制与自由的讨论。所谓“命”就是来自于宇宙中的节制,而“礼”就是在人生中的节限。而个人在这宇宙和人生的限制中得到的自由就是“仁”。

在这里,笔者也想到了北京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问题之一:法律是通过限制自由来保障自由,谈谈你的看法。不少同学讲了很多自身并不十分熟悉的西方法学观点,但此时涉及到自由和限制的讨论时,如果能荡开一笔,引入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对于这部分的讨论,进行中西对比,人文和法制中对自由和限制的对比等等。特别是同龄人都没有意识到其实孔子涉及过这一部分内容,自然能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孔子的思想核心讨论了两个界限,死生之际到天人之际。死与生的问题上承宇宙论下接人生论,孔子以仁为学说核心,强调从人内心的情感着想,就不必深究鬼神之情状,于是天人之际和生死之际也就都是如同人与人相交般,只要自尽我心,自竭我情,就能求仁得仁,我已于当下圆满。

◆   ◆   ◆

结语

总体而言,这个“仁”字所代表的人情概念也是钱先生所认为的中国思想常求一以贯之的三位一体的其中之一——人情,物理,天心。西方以宗教识天心,以科学研物理,而哲学仍旧侧重天心,物理上忽略了人情,由此在认识上是识得天,识得物而后识得人。中国思想则重视人情,从识得人开始,乃至识得天,识得物。天地之中有万物,万物之中有人类,人类之中有我。由我而言,最小者在最中心,天地虽大,中心在我。个人包裹于天,物和人群之中,而为其运转之枢纽,中心虽小,却能够运转此大全体。中心运转,四围随之一起运转,这就是中国人思想的大道观,也是中国人的宗教观,自然科学观和人生之哲学。


这世上所有的书籍
都不会给你带来幸运
然而它们秘密地引着你
找回你自己

那里有你需要的一切
阳光、星星和月亮
因为你所追寻的光
正住在你心里

——赫尔曼·黑塞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