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上脾的生理功能

 lihonggui11 2019-11-03

     

       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单从从脾的位置和形态上来看,脏象学说中的“脾”和西医解剖学上的脾和胰类似,但其生理功能又远非脾和胰所能囊括。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脾在这里不是具体的一个器官的功能,而是以脾为核心,通过经络和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的功能系统。以脾的运化功能来说,它包括水谷运化和水湿运化。水谷运化包括三个过程,一是胃初步腐熟消化的饮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三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物质。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作“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水湿运化是指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脾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津液),通过心肺而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濡润作用,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送到膀胱,排泄于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因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故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问·至真要大论》)。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理。

        脾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失常可导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常互见。

       脾主统血,指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气为血帅,血为气之母”,而这里的气就来源于“脾胃”升降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基础医学告诉我们,血液是流行于心脏、血管中较粘稠的红色液体,由血细胞(包括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可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生成除需要蛋白质、脂类外还需要铁质、卟啉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也需要多种原料。血浆成分中除90~92%的水分外,有6.2~7.9%是血浆蛋白,主要计有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元。白蛋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制约血浆中水分外溢的主要物质。纤维蛋白元是保证血液正常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

       众所周知,各种血细胞和各种血浆蛋白质的生成原料,都是直接来源于消化道中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样,“脾主运化”和“脾统血”的功能有密切联系了,换句话说,即胰腺的外分泌、内分泌功能和脾对血液的影响作用巧妙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由以上论述中可看出,脾对血液的影响是多方面而又复杂的生理生化和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有根据的说,虽然血液形成、破坏、血凝、免疫力等涉及范围很广,因素很多,如蛋白合成,铁的代谢,维生素B12、K、叶酸、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等,但就其根本关键来说,都与中医脾的功能有关。

       在中医学中,脾统血的功能是用脾气的阴阳来阐述的:“脾为至阴,阴气有向内凝聚的作用,因此,脾阴可以保持血液之液体成形状态;脾阳有向外、外散气化的作用,因此,脾阳可以防止血液凝滞,保持血液成“形”而流动不滞的状态,此为脾气对血液的统摄机制。”这段话形象地描述了脾主统血的过程。当病态时,若脾气虚弱则气不摄血,血失统摄,血溢脉外或流至体外就会出现尿血、便血、肌衄,崩漏等多种出血症。这种病理现象称为“脾不统血”。

       胃为脾之腑,“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即上升,它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与之相反,胃则以下降为顺,把初步经过消化的饮食(包括食物残渣)继续推向下行,即所谓“降浊”。二者经络上互为络属,构成表里;生理上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响,互相传变,所以说脾与胃的关系极为密切. 但是两者又各有其特点,脾的主要特点是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因此脾虚失运则有湿困于脾,中气下陷病理改变;胃的主要特点是受纳水谷及水液,若胃气虚弱则出现胃纳不佳。胃气上逆等病理必变。

       脾胃五行属土,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此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临证指南医案·卷二》)。脾喜燥恶湿,与胃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脾能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虚不运则最易生湿,而湿邪过胜又最易困脾。“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感故也”(《临证指南医案·卷二》)。脾主湿而恶湿,因湿邪伤脾,脾失健运而水湿为患者,称为“湿困脾土”,可见头重如裹、脘腹胀闷、口粘不渴等症。若脾气虚弱,健运无权而水湿停聚者,称“脾病生湿”(脾虚生湿),可见肢倦、纳呆、脘腹胀满、痰饮、泄泻、水肿等。总之,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并且对于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

       脾与自然变化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变化可以通过作用于足太阴脾经中流动的组织液而影响脾脏的功能。中医的理论和经验都表明,脾气旺于长夏,脾脏的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的阴阳变化相互通应。此外,脾与中央方位、湿、土、黄色、甘味等有内在联系。脾运湿又恶湿,若脾为湿困,运化失职,可引起胸脘痞满、食少体倦、大便溏薄、口甜多涎、舌苔滑腻等,反映了脾与湿的关系。故长夏之时,处方遣药,常常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醒脾燥湿之品。此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会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临床治疗脾虚多选用党参、黄芪、白术、扁豆、大枣、饴糖等甘味之晶,这体现了脾与甘的关系。

       脾还通过经络和肌肉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痿论篇》说:“脾主身之肌肉”。《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注解脾说:“……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合肉”。《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说:“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中医所说“肌肉”应包括躯体的骨骼肌,内脏的平滑肌和皮下脂肪等。“脾主身之肌肉”应理解为中医“脾”与上述组织的组成成分的更新,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脾藏肌肉之气)和肌紧张力的维持等几方面的联系。这几个方面又都直接与“脾主运化”(即胰腺的外、内分泌功能等)作用有关系。科学的统计证明,骨骼肌占全身体重的40%,而骨骼肌的80%分布在四肢,因此,脾还有“主四肢”之说。另外大量临床经验也表明,“脾气虚”和“脾病”都可使四肢运动无力。根据中医“脾气充,而后肌肉长”的理论,采用“健脾益气”的治疗原则,则可收到良好疗效。这就很好地验证了中医对脾的论述,如《灵枢.本神篇》说:“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李东垣《脾胃论》指出:“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